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险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张会云白义霞李国栋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险学涵盖了保险原理、保险法律、保险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保险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保险行业的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该文重点分析保险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实践、个案研究、制定保险策划方案,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

    保险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学科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樊文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文通过对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重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创新创业高校音乐教育教育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地方院校基于"1+M+N"的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蒲爽叶振环宋怀雷樊浪波...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协同、融合和全过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发展形式,根据2016-2023年开展的工作室课外人才培养实践,该文提出"虚/实工作室+校企导师团队+跨专业跨年级学生团队"("1+M+N")的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突出师生互利合作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强调行业产业、科研教研、课程教学、学生成才与创新创业融合。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实际困境出发,注重以人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可持续为纲,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地方院校四年一贯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虚/实工作室协同培养

    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武建卫唐建伟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系统分析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文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实践环节薄弱、考核方式单一问题,分别从优化教学内容、引入课程思政、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创新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采用分层评价、分类培养、"一课一问"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分层评价分类培养"一课一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电力系统分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戴丽艳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分析,探讨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合作等。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其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创新能力

    基于贯通项目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袁泽慧李世中张惠芳王丙龙...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该文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以贯通项目为核心、导师制与学科竞赛有机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通过设立贯穿本科培养过程的班级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该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以实践为导向,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创新创业贯通项目制大学生导师制学科竞赛教学模式

    基于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态势分析的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广明赵亚琴殷晶晶
    129-13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需求,该文通过对各种因素(优势、不足、机会、挑战)的分析,探索基于"联盟引领、共享共建、协同开放"的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和实践路径;主要阐述了"校企地"联盟引领,以及建设"共建、共用、共育、共服"的共享服务平台和产教融创共享课程资源的策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服务长三角地区,而且可以为其他区域的人才一体化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长三角一体化人才一体化态势分析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共享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陈跃李日葵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在培养经济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培养制度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数量较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偏弱以及"双创"教育与现实需求脱节等问题。某高校某学院重点从制度引领、课程设置、创新实践、平台延伸等方面,探索建立了"班级经营银行"经济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学院学生对"班级经营银行"制度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双创"竞赛和校外班主任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但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创新创业能力经济类"班级经营银行"本科生课程设置"双创"实践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

    丁淑琴赵亚娥阮杰周玉利...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教研室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新老教师凝聚在一起,联合开展协同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教师共同体。该文以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虚拟教研室建设为纽带,通过云端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教研模式,开展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示范教学等活动,共建共享教学案例、题库、形态学图库等优质资源,为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保障,同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助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虚拟教研室信息技术教师共同体线上线下探索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园林产业学院发展研究

    王小鸽张英杰李松邓景飞...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取得较好进展的背景下,生态园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园林产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载体,为生态园林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法,详细阐明园林产业学院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通过梳理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优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共建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措施,为同类职业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提供参考。

    职业院校生态园林行业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