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

徐建军 胡岳华

双月刊

1674-893X

ccj@mail.csu.edu.cn

0731-88830141

410083

长沙市中南大学校本部出版社内

创新与创业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新与创业教育》是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类期刊。本刊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刊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旨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业激情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Meta分析

    程碧晖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激情是创业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创业意向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佳指标,而学界对创业激情与创业意向间关系的方向与强弱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因此,采用Meta分析法对国内外13项实证研究、4882条样本进行处理,探讨两者间的真实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创业激情与大学生创业意向表现出积极的正相关关系(r=0.46),创业意向测量方式、中介变量和取样地点对二者间的关系均发挥了调节作用.主效应的相关强度受测量工具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注重测量工具的选择;创新能力对效应值的影响相较于创业机敏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来说更为显著;同时,与其他取样地点的大学生相比,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更强,但由于各个国家样本数量较少,故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稳定性.

    创业心理创业激情大学生创业意向Meta分析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内创业机会创造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和系统开放性特征的视角

    鲁宏杏子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背景下,关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但仍存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界定碎片化、系统内机会创造的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具有数字性、异质性、网络性、共生性、价值性、开放性、平衡性、动态性等八大特征;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基于数字技术、创业人才、资本市场三大子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构建创业者机会创造行动框架,探讨数字创业机会的创造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开放性提供信息共享的规则和数据资源促使创业者认知建构,创业人才开放性提供人才流动的规则和知识资源促使创业者意义建构,资本市场开放性提供外源融资的规则和资金资源促使创业者资源建构,创业者最终实现机会创造,构造新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结构.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开放性建构主义创业机会创造

    欣赏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视野

    张泽云王中教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体系等面临诸多挑战.欣赏型探究作为一种能力建设理论,强调的是组织和个人在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对话中秉持积极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行动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基于欣赏型探究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坚持关系性存在的理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坚持对话的逻辑,建构互动式教学共同体;坚持生成的价值,致力于打造突破的"系统";坚持转变的思想,促进意识的转变.

    欣赏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为例

    刘彦娇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地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地质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育人机制协同化、组织实施体系化的原则,从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全员育人共同体,搭建全过程、链条式的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全方位地学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提高地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全育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

    党建引领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成琼文李三鹏钱庆乐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职责使命.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梳理了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外因素,创建了"党建引领—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结合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一流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认为应强化研究生社会贡献度的目标导向,形成党建引领、思政贯穿的高标准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培养造就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党建引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高校学风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蒋滔余立人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良学风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高校学风面临着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卷"文化和"唯"文化盛行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动力之源,指引着高校学风建设的前进方向,直接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教师队伍、精神文明和班集体建设,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优良党风、教风、校风和班风共同促进高校形成优良学风.

    高校学风建设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析高校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谭晓丽陈亿平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非学历教育发展迅速,一些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监控体系的基本要素有监控者、监控对象、监控目标和监控活动.监控者是整个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构建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从完善非学历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建非学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等方面着手.监控者在此基础上运行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流程,质量监控流程包括监控计划或目标的制订、监控计划或目标的执行、问题的反馈、质量的改进.根据监控的需要循环往复监控流程,非学历教育质量在一个一个的评估监控流程循环中不断得到提升.高校的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更应注重有效的过程监控,即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估监控.

    非学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质量提升

    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张昊雨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伟大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内在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共融共通性和育人目标上的高度耦合性,决定着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精神引领、价值导向、榜样示范、创新转化的重要价值,能帮助大学生增进劳动情感,明确劳动方向,改进劳动行为,涵育劳动文化.因此,应从推动红旗渠精神"融"课程、打造一流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融"实践、开展多样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融"文化、营造优美劳动教育文化环境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红旗渠精神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融入度,切实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红旗渠精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在联系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关于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述评

    谢明洋赵艺璇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对培育时代新人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当前学界对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研究主要从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当代价值、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获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历史生成的体系和范式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梳理和分析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研究,对其进行总结和展望,有助于为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习近平劳动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劳动观念对职业成熟度的即时与长时影响:一项追踪研究

    徐梅丹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间隔一年、持续两年的调研,利用交叉滞后分析,验证劳动观念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即时与长时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随年级增长而增强,职业成熟度随认知发展而提升,劳动观念与职业成熟度具有即时正向关联,劳动观念可以长时预测职业成熟度.为助力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形成高水平的职业成熟度,提出四条教育建议:一是与时代同行,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二是与素养共育,设置观念为本的课程体系;三是与生活呼应,创设真实饱满的劳动情境;四是与职业融通,建立多元协同的实施体系.

    劳动观念职业成熟度大学生职业追踪研究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