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车用发动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车用发动机
车用发动机

段金栋

双月刊

1001-2222

cyfdj@163.com

022-58707822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永进道96号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车用发动机》编辑部 

车用发动机/Journal Vehicle Eng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车用发动机》(双月刊),1978年创刊,是由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主办的技术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车用发动机》辟有综合评述、设计计算、性能研究、测试与诊断、制造技术和信息等栏目。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等。《车用发动机》为国际标准16K, 96页,期定价10.00元,年定价60元。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4-1141/TH,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2222,邮发代号22-53。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金灰口铸铁气缸套组织形貌与耐磨性研究

    胡丰泽郭俊宝于静
    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5 种成分和组织的灰口铸铁气缸套,包括 2 种贝氏体铸铁气缸套和 3 种珠光体铸铁气缸套,全面分析了其成分、相组成及硬度等材料特性,将喷钼活塞环与 5 种合金灰口铸铁气缸套对磨,通过比较各配对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获得了喷钼活塞环与 5 种合金灰口铸铁气缸套的匹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 种气缸套材料均为由硬质相、基体和石墨构成的复合耐磨结构,各组分的性能、分布及其配比,是决定耐磨性的关键因素.珠光体基体气缸套的磨损量相对稳定,气缸套与活塞环的相对磨损量正常;铸态贝氏体气缸套磨损较轻,配对活塞环的磨损量比珠光体气缸套大;贝氏体气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均量很小.

    合金铸铁灰口铸铁气缸套活塞环耐磨性摩擦匹配

    可控温电热塞辅助压燃甲醇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研究

    刘向阳朱建军李志鑫巩少鹏...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电热塞温度对甲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一台压燃式甲醇发动机上,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研究了不同负荷工况下电热塞温度对 M100 甲醇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电热塞温度升高,缸压及放热率峰值逐渐增大、燃烧始点前移、压力升高率上升、油耗降低、有效热效率升高.但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电热塞温度变化对燃烧及油耗的改善效果不同,20%负荷下效果最佳,随负荷增加,改善效果逐渐减弱.排放特性方面,随电热塞温度升高,NMHC排放减少,NOx 排放逐渐增多;在 20%和 50%负荷时 CO 和 Soot 排放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 22.92%和 70%,80%负荷时略有增多;未燃甲醇及甲醛等非常规排放物均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可达 47.64%和 32.87%.

    可控温电热塞压燃式发动机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

    改善M100甲醇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的试验研究

    陈月春李志杰曾笑笑史祥东...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M100 甲醇发动机低温环境下难以形成足够浓度可燃混合气而导致的起动困难问题,从改善M100甲醇燃料雾化及提升混合气温度两方面开展了研究.采用空气辅助喷射器降低甲醇燃料喷雾粒径,促进其形成可燃混合气;采用进气加热方式将起动阶段进入气缸的甲醇混合气加热,提高甲醇蒸发速度,加速低温下甲醇混合气浓度达到着火界限.试验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喷射器对改善 M100 甲醇燃料发动机起动性能有利,比普通甲醇喷射器的极限起动温度降低 10℃;进气加热可加速甲醇混合气形成;两种方案组合可实现环境温度 5℃下缸内着火.

    甲醇发动机冷起动混合气形成进气温度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内流穴蚀风险分析

    郭勍曹健张翼郑智锋...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柴油机喷油器喷孔内空化流动及穴蚀磨损问题,建立了孔内燃油流动的仿真三维模型,并且通过可视化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Rrs冲蚀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将微射流速度、水锤压力和侵蚀强度系数引入公式,建立了喷油器喷孔内流穴蚀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穴蚀损伤位置的定量表征.采用该模型研究了喷孔不同当量入口圆角半径、不同喷孔倾角和不同当量表面粗糙度对喷油器喷孔穴蚀磨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穴蚀磨损区域主要位于喷孔入口处和喷孔上侧表面,且当量入口圆角半径对穴蚀磨损的影响大于当量表面粗糙度和喷孔倾角,因此可以优先考虑增加喷孔入口圆角半径以减小穴蚀磨损,提升喷油器寿命.

    喷油器空化流动穴蚀风险预测预测模型

    冷却液物性参数对柴油机缸盖冷却性能的影响

    向红林杜巍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发动机冷却液各物性参数对发动机冷却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某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气缸盖,在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了冷却液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和沸点对气缸盖水套表面最高温度、火力面最高温度、冷却液进出水口温差和缸盖内气体体积的影响规律、影响显著程度及拟合关系式,同时对比了 50%体积浓度乙二醇水溶液和水的冷却效果.结果表明:水套表面最高温度、火力面最高温度均与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成正相关,与沸点成负相关,前者受沸点和导热系数影响较大,后者受沸点影响较大;进出水口温差与密度、比热容、沸点成负相关,与导热系数成正相关,且其受比热容影响较大;气体体积与 4 个物性参数均成负相关,其受比热容和沸点影响最大.由回归分析得出了水套表面最高温度、火力面最高温度、进出水口温差和气体体积关系式,各关系式误差分别在 1%,0.5%,10%和 30%以内.另外,在同等条件下,水的冷却效果比 50%体积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的冷却效果好.

    冷却液物性参数气缸盖冷却性能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

    非均匀散热管对中冷器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张博峰刘永涛王征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中冷器内部气体流动均匀性差的问题,提出了非均匀散热管中冷器.基于非均匀散热管设计了非均匀散热管中冷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非均匀散热管中冷器的内部流动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中冷器气室的情况下,使用非均匀散热管能有效提高中冷器内部流动均匀性;非均匀散热管中冷器与传统中冷器相比,均匀性系数提高 2.45%~3.51%,中冷器整体压降增加约 7%.

    中冷器非均匀散热管均匀性系数压降

    乙醇-氢气-空气混合燃气的层流燃烧速度测定

    苏傲成姜根柱王筱蓉闫晨朝...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乙醇的层流燃烧特性,在定容燃烧弹内,分别研究了初始压力为 0.3 MPa,氢气比例为 50%时,不同初始温度(370 K和 450 K)和当量比(0.7~1.4)下,氢气-乙醇混合燃气的火焰传播规律.计算得到了混合燃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和马克斯坦长度,分析了拉伸率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同时将研究结果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混合燃气的层流燃烧速度也会随之提升;当量比的增加也会提升混合燃气的层流燃烧速度,在当量比为 1.2 时达到了峰值,随后开始降低.初始温度的增加会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火焰的不稳定;在初始温度 370 K 下,马克斯坦长度始终大于 0,火焰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初始温度450 K、0.7~0.9 当量比下的马克斯坦长度小于 0,火焰出现了不稳定状态,因为较高的初始温度会产生强烈的对流和湍流效应,这些效应会使火焰的边界层受到扰动,造成火焰不稳定;不同初始温度下的马克斯坦长度都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火焰的稳定性不断提升.对计算得到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了计算乙醇-氢气-空气混合气层流燃烧速度的关系式.

    层流燃烧速度乙醇氢气定容燃烧弹

    高效低背压CDPF催化剂技术研究

    张晓丽齐俊学王继铭张汝晓...
    49-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压和PN过滤效率是DPF载体和CDPF催化剂的关键性能指标,结合空白载体孔径和涂层负载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孔径是影响DPF/CDPF背压和PN排放的关键,孔径越小,背压越大,PN 过滤效率也越高.调低DPF载体孔径可提高PN过滤效率,但背压增率难以控制;通过涂层涂覆可有效调控孔径分布,实现向小孔径方向偏移,在提高PN过滤效率的同时可有效控制背压增率.基于此,协同载体技术和涂层涂覆技术,优选出中值孔径为 11.5 μm的DPF载体,涂覆粒径D90 为 3.5μm、负载量为 15 g/L的涂层,涂覆后背压增率为 8.88%,PN排放为 9.34×1010 个/(kW·h),在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前提下,可同时兼顾高效的PN过滤效率和较低背压增率.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数量排放背压过滤效率

    外部激励下增压器轴系振动规律研究

    李欣郝晓静吉建波马磊...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辆行驶过程中路谱激励通过车轮和车身传递到发动机,加之发动机本身运作时产生的振动激励,最终传递到涡轮增压器上,统称为外部激励.外部激励作用在涡轮增压器壳体和轴承体上,经由两个浮环轴承传递到轴上,影响增压器轴系运动的稳定性.通过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涡轮增压器总成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增压器总成受到来自发动机的外部激励时轴系的振动响应.在激振试验台上模拟增压器总成受到外部激励时的响应情况,分别施加原始振动信号和该信号缩小至原来的 0.5 倍、0.25 倍和 0.125 倍后的振动信号,轴系的振动响应也呈现出对应的线性规律,采用 4 种振动信号求得的传递函数也基本一致.通过激振台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在 0~800 Hz频率段轴系振动的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用于计算轴系振动响应的可行性,为解决增压器轴系振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涡轮增压器外部激励传递函数轴系振动有限元分析

    引入油门开度的汽车续航测试工况构建研究

    付志成郭振昕贾松霖李国兴...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用于续航测试的车速-时间汽车行驶工况未能考虑油门开度对油耗测试的影响,导致测定油耗相较于实际油耗偏差较大.引入油门开度构建汽车行驶工况可以综合考虑负荷与车速变化对行车油耗的影响.通过划分车速-油门开度行驶片段,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行驶片段,拼接行驶片段构建车速-油门开度-时间三维工况曲线.研究发现,相较于二维工况曲线,基于三维工况曲线测定油耗与实测油耗的偏差减少了 12.673%.

    汽车行驶工况油门开度车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百公里燃油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