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产业与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产业与科技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研究所

半月刊

1673-5641

luntan008@163.com cn137138@163.com

0311-83017456

050051

河北省石家市裕华西路67号

产业与科技论坛/Journal 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本刊特稿、焦点透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评价分析、经济与法、科技创新、管理世界、比较借鉴、文化教育、学术交流、硕博论坛、创业故事。主要读者对象:产业界、科技界、理论学术界、实业界、党政政策研究部门、财贸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农林渔牧、科学技术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工业制造、商务营销等各行各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理工科专业教师育德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肖英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这一模式的推行关键需要一支育德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阐述课程思政、育德素质内涵基础上,全面分析提升教师育德素质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因地制宜从行政部门出台顶层设计、院校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自觉提升主动性等三个大的方面,就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理工科专业教师育德素质培养与提升探索了有效路径,为高职院校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师资建设育德素质培养

    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育人实践中的运用探索——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湘蓉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湘西职院)地处民族文化富区,校内土家族、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高达 82.07%.近年来,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民族区域实际,积极发展文化软实力,尊重各民族学生特殊文化背景,将民族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和特色人才培养等"三全育人"实践中,不断探索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和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科学且可持续的特色育人之路.

    民族文化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育人实践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贾傲桦程莉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环境.对高校来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对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一直都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大学生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安全是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仅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中之重,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全面总结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归纳出科学可行的对策,旨在增强主流声音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高等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徐曼张冰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和劳动教育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功能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能在思政课上充分凸显劳动教育的实践功能,而且能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方向引领作用.实现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从丰富劳动教育的融入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三方面综合发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协同育人的作用.

    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孙立艳陈艳梅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解决路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立德树人体育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重大疫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对策研究

    黄卓尹一林李青敏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疫情下全国会进入应急管理状态,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受到巨大冲击,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也会发生巨大改变.疫情之下暴露了大学生警示教育缺失、信息鉴别能力不强、网络媒介素养不达标以及高校网络思政经验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开展好重大疫情之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建设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在防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全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体系,筑牢疫情防控下的思想防线.

    重大疫情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网络媒介素养奋斗精神

    安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研究

    郑金彪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红色文化丰富厚重,而高校"概论"课是高校思政课的主干课程,所以把安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线上教学是高校"概论"课三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安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概论"课教学的主要路径.

    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国美育话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程亮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美育话语体系强调人内心的化育,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资源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挖掘中国美育思想资源,探索多种美育话语传播途径,并采用立体化教学评价模式等,以期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美育话语大学英语情感体验文化素养

    信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研究

    王改丽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不仅成为教育双方无法剥离的教育环境和生活场景,也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争夺的前沿阵地.文章通过对信阳四所样本高校的调查分析,信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存在教育者话语缺乏吸引力,受教育者错误、感性行使话语权,高校话语平台关注度较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话语内容、话语权主体、话语平台以及话语监管制度四个方面下功夫,创新探索信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对策.这是信阳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大学英语实验课之思政路径探索

    刘晶晶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讨论了第二课堂的内涵与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实验课,从思政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并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实验课.

    大学英语实验课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