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政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政研究
财政研究

贾康

月刊

1003-2878

010-88191225 88191233

100036

北京复外三里河财政部科研所转/北京市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

财政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财政理论刊物。对财经工作中的重大课题进实证分析和行理论探讨,报道财经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动向,介绍中外财经理论研究的新观点新知识,主要栏目有理论探讨、改革探讨、工作研究、宏观经济、厅局长论坛、专题讨论、比较研究、经验介绍、财务会计、争鸣、地方财政、调查报告、书刊评论、学术动态、外国财政等栏目。读者为财经部和企事业工作人员、财经理论工作者和财经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治理中的财政角色演进与重塑——基于风险社会的观察

    刘尚希李忆朋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形塑国家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财政扮演作为公共主体、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的不同角色.在放权改革、分权改革与治权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公共风险变化始终是催动财政角色演进的动力之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风险社会特征愈加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永恒主题,由此带来财政角色逻辑基础的深刻改变.在重塑国家治理结构的过程中,财政多重角色的共同使命最终归结为对冲公共风险,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确定性.为此,需要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分级财政体系,强化各级政府风险治理能力;完善以法治为纽带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硬化财政与市场的相互约束关系;构建可持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更好发挥财政在公共风险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治理财政角色风险社会不确定性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财政基础理论的新进展:国家与个人的视角

    姚东旻董鸿儒王思远苏代钰...
    1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了西方财政基础理论的最新发展,尝试通过国家与个人两个平行视角进行归纳展开,研究发现:第一,财政思想史的研究将价值判断纳入财政学科范畴逐步成为共识,对经典财政概念形成过程的辨析研究,充分展示了财政学以规范研究为主并借助实证研究的综合学科属性,同时证明国家与个人的综合价值取向对推动财政基础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大量研究集中于财政在国家构建中发挥何种作用:辨析财政能力与国家能力;财政政策效果与国家规模之间的关系;刻画预算如何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政府债务不仅能刺激经济,也是国家信用的重要载体;全球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使财政研究超越了国家界限.第三,将人的行为因素("非理性"元素)纳入财政研究的个体范畴,更好地理解个人纳税遵从和财政幻觉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财政基础理论理论进展国家个人

    从失衡到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董艳玲李华
    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是新时代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新要求.本文聚焦供给结构是否会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效应产生约束,即结构短板是否存在"木桶效应"这一问题.在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均衡程度,采用U-SE-SBM-DEA模型和ML指数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处于失衡态势,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未充分体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对高质量发展存在"U"形影响,只有供给结构的均衡程度达到0.206时,高质量发展效应才显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存在地区差别,因此,供给结构的均衡推进应因地制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供给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互补性.本文从供给结构视角,为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高质量发展均衡性木桶效应

    财政教育支出能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吗?——基于微观家庭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贾婷月王笑涵司继春
    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与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匹配,实证检验了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经济效应、影响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增加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效应在多孩家庭和父母学历较低家庭中的作用效果更强.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教育支出使城乡居民之间受教育程度和年限逐渐趋同,推进了教育公平,提升了农村居民获得正规就业的机会,促进"农转非"居民身份转变,缩小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与率的差距,从而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改善.据此,财政应在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精准施策,深化省以下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创新制度,以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

    地方政府债务与非农就业提升

    毛捷任占尚
    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宏观层面数据结合起来,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升了非农就业,且专项债务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本文进一步从劳动力供给端与需求端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提升非农就业的作用机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改善交易效率基础设施与生产效率基础设施,增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供给.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专项债通过吸引企业投资,扩大了相关行业对非农劳动力的需求;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农村户籍、女性、中低技能以及青年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升效应更明显.拓展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但对就业质量尚未产生实质性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非农就业基础设施企业投资

    地理距离与专项债限额分配

    朱星姝胡玥
    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地级市专项债限额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对地方债务限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邻近省会城市(省政府所在地)的地级市限额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且距离效应具有一定的边界性,同时在官员晋升激励大、财政收入多、融资平台债务少的地区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地理距离主要通过影响政府间信息交流和促进寻租行为从而提高与省会城市邻近地区的限额水平.进一步讨论发现,《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限额的分配规则以及相应的惩罚机制,在一定程度纠正了区位优势带来的限额分配效应.本研究为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视角,对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地理距离限额分配信息寻租

    环境保护税、政府创新补助与企业绿色创新

    张晓颖李红霞马艳汤子杰...
    9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政府创新补助对环境保护税改革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创新补助在环境保护税改革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产生这种调节效应的原因是政府创新补助缓解了环境保护税改革引致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研究还发现,在政府创新补助的调节效应下,环境保护税改革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进行实质性绿色创新而非策略性绿色创新.异质性研究表明,政府创新补助的调节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环保处罚力度弱地区,以及非重点污染、非高科技产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政策间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具有重要启示.

    企业绿色创新环境保护税政府创新补助三重差分法

    省级统筹对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影响

    蔡伟贤刘梦雅朱迪
    114-128,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是维系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为切入点,检验养老金统筹改革对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统筹能有效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该效应与政策实施前置条件、实施方案和效果以及实施对象紧密相关,即在监管强度越高、城投债规模越小、劳动保护环境越好的地方,效应越显著;并且我们发现更低的养老保险成本和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使养老保险供给提高更多;在职工特征方面,省级统筹主要提高更高流动诉求职工的养老保险需求.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明确养老金统筹改革准备工作,明晰不同实施方案的效果差异,以及不同群体受到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后续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

    养老保险覆盖面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