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与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与建设
档案与建设

卜承志

月刊

1003-7098

dayjs2011@163.com

025-83301449 83591840/1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青岛路1号

档案与建设/Journal Archives & Construc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繁荣档案学术,弘扬档案文化,发掘档案资源,指导档案业务。《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档案数据要素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赵跃李琪王月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数据能否及如何成为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亟待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支撑,首先,提出了档案数据要素的认识逻辑,即重释档案数据,把握其在数字经济语境下的泛指意涵;认清本质要求,遵循生产要素的内在规律认识档案数据要素;把握必要条件,从主客体条件出发认识档案数据要素化.其次,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档案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可能性,并从主体参与档案数据要素化的意愿和能力以及档案数据客体的内容、形式与规模两个层面分析了档案数据要素化的必要条件.最后,阐明了档案数据要素化的三个环节,即资源化、产品化和资本化,并分析了档案数据要素区别于一般数据要素所具有的可信度高、历史性突出的特性.

    档案数据档案数据要素档案数据价值数据要素要素化

    档案数据要素化的历史源流、关键问题与价值空间

    许晓彤张嘉玮李照川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数据要素化为档案数据的价值激活与释放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文章在梳理档案数据要素化历史源流的基础上,先从理论层面厘清相关重要概念,从定位、属性、权属、时效与导向等角度明确了档案数据要素化的关键问题.进而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与数据交易平台展开调查,结合实践现状探讨了档案数据要素化的价值空间:持续保障高质量历史数据资源供给,着力探索基于场景的数据融合赋能,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数据型应用开发,积极开展文化类数字资产合作发行.

    数据要素档案数据数据要素化档案数据价值数据资产化

    世界记忆项目的价值旨趣、空间向度与中国话语——兼评《传承人类记忆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研究》

    周林兴殷名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承人类记忆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研究》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世界记忆项目的教科书级著作.世界记忆项目的逻辑性、理念性与导向性,承载力、形塑力与建构力,以及中国作为参与者、支持者与领导者的独特视角和经验值得重点关注.

    人类记忆遗产世界记忆项目文献遗产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中国话语

    我国档案资政服务政策的演进与协同——"十五"以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文本分析

    归吉官郑雅馨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资政服务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支持.文章对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近20年来档案资政服务政策经历了"理念萌发—形式融合—内涵独立"的阶段更迭,蕴含了由浅资政到深资政的变迁逻辑.当前档案资政服务政策协同程度参差不齐,且大多为中低度协同,应从政策体系、政策共同体、政策工具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档案资政规划政策演进政策协同

    "第三空间"赋能综合档案馆文化空间服务

    徐海静刘明敏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综合档案馆只有积极拓展其社会功能,寻求创新方式才能保证提供有效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第三空间"以其自由、平等、舒适的理念能让人尽情展现与释放自我,受到公共服务领域人士的普遍关注.综合档案馆应以"第三空间"的内涵为行动指引在目前创立的文化学习空间、休闲娱乐空间、情感体验空间等文化空间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档案馆文化空间服务的精神外延,强化社会参与,打造沉浸体验式服务,界别差异性的情感需求,保证情感元素的有效供给,从而使综合档案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综合档案馆第三空间文化服务

    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构成要素、内在逻辑与提升策略

    王兴广孔通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公共文化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打通其"最后一公里"面临一定可及性障碍.基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适配"的核心要旨,"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用于评价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文章在对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促推档案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的实践策略:聚焦供需适配,实现档案公共文化服务对象分众化;谋求开放共享,促进档案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协同化;突出技术赋能,推动档案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数智化;强化监督评价,追求档案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精细化.

    综合档案馆档案公共文化服务档案利用服务可及性

    基于证据链理论的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实证研究

    华林彭媛媛白沂鑫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海疆历史档案,依托证据链理论,开发其证据性产品,有助于从文化宣示主权的视角,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与安全.论文借助证据链理论,从开发主体、开发对象、开发环节、开发服务四个要素维度,构建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开发模式,并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证据链理论海疆历史档案证据性产品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重构的调查研究

    杨舒云王毅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综合档案馆重寻内容价值,重构内容生态.通过对我国各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调查,从内容生产、内容组织、内容传播、内容运营和内容规制五个方面对当前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建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重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优化策略:牢固树立档案原创思维、深耕优质档案传播内容,着眼内容生产文化活力、提高内容组织叙事生机,触发内容传播多元互动、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合力,强化内容运营监管力度、建立内容规则反馈机制,进而推动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档案信息传播传播内容内容生态综合档案馆层次分析法

    乡村红色档案叙事的价值、路径与启示——以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村地道战遗址为例

    朱彤吴子静沈跃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红色档案是挖掘乡村建设潜力、激发乡村发展动力的重要资源.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村通过整合红色档案资源、聚合多方开发力量、用好多元叙事形式,使乡村红色档案叙事素材不断丰富、叙事主体持续壮大、叙事效能显著增强,有效发挥了红色档案存史育人价值.但在叙事过程中仍面临多样化叙事场景间叙事内容逻辑关联不强、多元叙事主体优势难以有效互补、叙事传播媒介较为传统等困境,需全方位系统性整合乡村红色档案资源,完善多元叙事主体协同叙事的联结机制,用好新型传播媒介以创新叙事形式.

    红色档案档案叙事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机遇青睐事在人为——评《档案机构微信服务质量优化研究》

    胡鸿杰
    70-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