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左良

双月刊

1008-3758

xbsk@mail.neu.edu.cn

024-83687253

110004

沈阳 南湖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刊载反映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前沿性、交叉性和创新性的最新学术成果,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主要刊登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反事实的非因果解释研究

    李德新刘文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事实情形下的非因果解释理论能够在解释实践中更好地实现解释力,在解释的反事实理论、结构模型解释、最优模型解释等非因果解释理论中均存在反事实.但反事实与非因果解释的结合并不充分,反事实在应用于非因果解释的过程中,引发了非因果解释的不对称问题、过分覆盖问题,以及基于反事实无法涵盖所有类型非因果解释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多元干预自由主义的解释立场,解释多元论与结构方程模型的结合为上述解释案例所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对非因果解释的合理性辩护.

    反事实因果解释非因果解释多元干预自由主义

    自然化现象学的合法性探源

    束海波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化现象学是自然主义与现象学联姻的理论结晶,其本质就是要把经典现象学的理论洞见整合到自然主义的解释框架之内.虽然先验现象学与自然主义长期处于尖锐对立、水火不容的状态,但作为现象学组成部分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并未放弃自然态度,因而与自然主义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容性.因此,自然化现象学的合理进路只能是对现象学心理学进行自然化.同时,自然化现象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弱化的、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它以非还原的自然概念重塑了我们对自然本身的认识,从而为现象学与经验科学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与沟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自然化现象学自然主义现象学心理学

    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审思

    王晓娣
    15-2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应用发展,引发了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在"打印形态""介入形态"和"增强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伦理危机、风险与挑战.因此,亟须对类生命体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进行伦理审思.在此过程中,需要以"击靶德性论"审慎对待"技术热情".同时,将该技术赋予医学人文价值关怀,并制定从"形似"到"神似"的"禁止一允许"的伦理规约,以解决类生命体生物打印、介入与增强产生的伦理问题.

    类生命体生物打印击靶德性论伦理风险

    人工智能道德增强方案的哲学省思

    周境林周腾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防范人类生存危机,道德增强进入了科技伦理议程中.由于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的诸多弊端,各种人工智能道德增强方案被陆续提出,分别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道德决策的"替代者""建议者"或"对话者";"替代者方案"将导致道德消亡,阻碍道德进步,但适用于危急情境;"建议者方案"会损害能动者的能动性,固化其道德观念,但适用于日常决策;"对话者方案"能够帮助用户实现道德成长,但无法提供道德动力.混合式道德增强将各方案应用于不同场景,在紧急状态下调用"替代者"模式,在日常生活道德决策情境中唤醒"建议者"模式,在空闲时段进入"对话者"模式,兼顾三种方案优点又规避其缺陷.但混合式方案仍需要生物道德增强的辅助以提升用户道德动机,并被纳为义务性培训的一部分.

    道德进步道德增强人工智能生存危机生物医学增强

    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公平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CGS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卓王延涛张红阳
    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基于CGSS 2018数据,构建分层线性模型,对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公平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平感均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公平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社会发展水平的调节,社会发展水平与社会公平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社会公平感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因此,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和地区,未来面临着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双重压力,要避免发展不足与不公平对居民幸福感造成的负面效应叠加;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地区,要注重发展总量向更高发展质量转型,提升发展的公平性,为提高居民幸福感"锦上添花".

    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感主观幸福感调节效应

    本土市场规模与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基于国内国际市场协同的视角

    安岗王佳邸文慧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出口产品的复杂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本土市场规模影响出口复杂度的理论模型,采用147个国家(地区)205种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呈显著促进效应,且这种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高水平国家、非毗邻大国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渠道检验显示,本土市场规模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影响出口复杂度.此外,基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协同的视角,发现发展中国家进口依存度与本土市场规模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出口复杂度的提高,其出口依存度则存在负向作用,而发达国家则相反.

    本土市场规模出口复杂度技术创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多主体合作如何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基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组态研究

    刘经涛宁连举高琦芳
    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多主体合作模式如何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存在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五种要素的合作组合形成了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的多样化组态;存在四条具有"殊途同归"特征的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包括"政府辅助下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数字用户双元驱动型""合作企业、数字用户和政府三元驱动型""数字用户辅助下的合作企业与融资中介机构双元驱动型""高校及科研机构主导下的政府与融资中介机构双元驱动型"以及一条实现非高数字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实现高数字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存在企业性质视角的差异性.

    多主体合作数字创新绩效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创新企业

    企业如何吸引灵活就业人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的fsQCA分析

    王馨贺晨仝青竹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活就业人员为企业注入新活力,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发展需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对28名灵活就业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332份问卷结果进行组态构建.研究结果表明: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选择受到薪酬福利、工作条件、角色清晰度、社会群体支持、感知有用性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单个前因条件不是产生高就业选择行为的必要条件;实现高就业选择行为的路径可以归纳为三类,即行为态度驱动型、态度—主观规范协同型与自我感知型.

    灵活就业人员就业选择计划行为理论定性比较分析

    城市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基于公共价值视角的混合研究

    黎江平雷鸿竹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热线服务的协调发展关系数字政府建设全局.基于公共价值视角构建了综合分析框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城市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研究发现:制度安排、技术应用管理能力、公众需求、同侪竞争压力和组织财政资源是城市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因素,其中,前三者也是实现高质量政务热线服务的核心条件;存在价值—环境驱动、价值—能力驱动和综合驱动三种高质量城市政务热线服务发展模式.为此,政务热线后发城市应从完善制度安排、回应公众需求、营造学习竞争氛围和提升人员数字素养等方面着力,因地制宜建设政务热线.

    政务热线服务质量公共价值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中国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扩散的组态分析

    韩啸杨治川宋怡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扩散的动因,以新制度主义理论、资源松弛理论和组织适应理论为基础,结合地方政府实践情况,构建了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扩散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组态视角分析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在我国城市间扩散的原因和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扩散并非单一因素作用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归纳得出三类条件组态:压力—适应型,即公众诉求和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地方政府采纳;适应型,即具有较高数据治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地方政府会积极采纳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以适应数字化趋势;压力一资源型,即城市化率、公众诉求和数字经济水平的组合作用会促进地方政府采纳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

    首席数据官政策扩散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