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电池

全国电池工业信息中心 湖南轻工研究院

文力

双月刊

1001-1579

batterie@126.com batterie@yahoo.cn

0731-85141901

410015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电池/Journal Battery Bi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第一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池专业科技综合期刊。《电池》的英文摘要早已被多家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文摘刊物收录,并被美国Advanced Battery Technology和美日联合出版的ITE Battery Newsletter等多家专业刊物引用、推广和宣传。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获省、部级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2004年又荣获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再次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电池》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已发行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报道电池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兼顾国外经验和动态,可供电池界人士及高校师生、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为商业、商检、外贸、消费者和电池用具设计生产人员所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耕行业,笃行不怠

    李胜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九届《电池》编委会会议于2023年11月在江苏南京召开.《电池》编辑部在会上会下一直在思考,如何为电池行业的进步奉献更大的力量.认为:要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要将产业界、学术界及研究界联系在一起;要开阔眼界、融合发展;要借助来自行业的外部力量;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电池》科技期刊融合发展一流期刊编辑学术传播

    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Ⅰ)

    侯润乔袁守怡王永刚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原料丰富、能量密度高和成本低,室温钠-硫电池的应用潜力很大.多硫化钠穿梭效应、硫和硫化钠电子电导率低、钠负极腐蚀和枝晶生长给该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研究人员聚焦于正极材料设计和电解液优化两方面来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关于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改性的研究众多,但不同改性策略的优化机理和电解液的设计原则有待总结.综述近期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在分析酯类和醚类电解液充放电机理的基础上,回顾并总结酯类、醚类电解液及添加剂优化改性的研究,着重探讨优化改性的具体机理.展望室温钠-硫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方向.

    钠-硫电池充放电机理酯类电解液醚类电解液穿梭效应电解液添加剂

    2023年中国电池市场分析

    赵丽维王粤王海波尹艳萍...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2023年我国电池的产量及进出口量:电池总产量约609.66亿只,其中锂离子电池约960 GW·h,铅蓄电池约270 GW·h,碱性锌锰电池约147亿只,普通锌锰电池约166亿只,太阳能电池约541.16 GW,燃料电池为5668堆;电池出口总量333.35亿只,进口总量23.04亿只.讨论我国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电池产量电池材料产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氢镍电池锌锰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电池》杂志诚征广告

    13页

    PEMFC船形堵块阴极流场的性能

    蔡永华胡健平罗子贤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流体体积(VOF)两相流模型,研究船形堵块流道的排水性能.建立不同开孔率的船形堵块流道三维模型,研究船形堵块及开孔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性能的影响.船形堵块流道峰值净功率密度相较于传统直流道可提升9.4%,相较于同堵塞率下的梯形堵块流道可提高2.9%,具有较好的强化传质作用.通过提高船形堵块流道的开孔率,PEMFC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在相同开孔率下,船形堵块流道的氧气摩尔浓度较直流道和梯形堵块流道分别提高28.6%和14.0%.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直流道,船形堵块流道可降低排水周期和流道内平均水含量,具有更好的排水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流道排水性能阴极流场船形堵块流体体积(VOF)两相流模型

    基于铋与醚类电解液耦合的钠离子电池

    姜楠王秀丰石海鹏李昊宇...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受限于高温引发的安全隐患和容量衰减等问题.用简单的掺杂、包覆等修饰方法改善电池高温性能仍有局限,寻找合适的电解液体系成为扩大工作温度范围的较好方法.研究1 mol/L NaPF6/乙二醇二甲醚(DME)或NaPF6/碳酸丙烯酯(PC)两种电解液在Na|Bi电池中的特性.采用DME基电解液的电池,在60℃下,以400 mA/g电流在0~1.5 V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保持294 mAh/g,为常温下的92.45%.温度(20~80℃)和电流(400~2000 mA/g)变化导致的电池比容量衰减不明显.由SEM和电化学阻抗测试可知,DME与Bi在耦合作用下形成的孔状结构,限制了Bi的体积膨胀,同时电池呈现较低的电化学阻抗,揭示了DME基电解液的Na|Bi电池具有优良高温电化学性能的原因.

    钠离子电池高温电解液耦合作用

    《电池》杂志投稿邮箱

    23页

    基于主动方波激励检测锂离子电池早期内短路

    常春王瑛琦姜久春吴铁洲...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ISC)的早期检测对于避免潜在安全风险至关重要.现有的故障检测方法在检测早期短路时准确性较差,且需要大量的数据.以18650型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施加微小的电流激励信号,借助极化压升与激励压升,发现锂离子电池在短路时压升异常规律.该方法在荷电状态(SOC)较低时效果更明显,对120Ω以内的短路检测有效,且适用范围可根据采样精度调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常规短路检测.

    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方波激励低荷电状态(SOC)激励

    《电池》微信订阅小程序

    28页

    液相还原法和热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陈玉华戴亚堂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前驱体,通过液相还原和热还原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石墨烯电极材料.对两种工艺制备的石墨烯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选择热还原法制备的形貌与分散结果较好的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组装扣式超级电容器.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等电化学分析手段,考察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电容特性、容量特性和循环特性.石墨烯电极材料具有理想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和循环稳定性,以200 mA/g在-0.2~0.8 V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为95.9%.为了充分发挥石墨烯的高容量优势,后续将通过改性或复合处理继续进行研究.

    石墨烯液相还原法热还原法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