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瓷避雷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瓷避雷器
电瓷避雷器

李宏建

双月刊

1003-8337

DCPQ@Chinajournal.net.cn;DCPQ@xihari.com

029-84225087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电瓷避雷器/Journal Insulators and Surge Arrester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电瓷避雷器》杂志简介《电瓷避雷器》(ISSN 1003-8337, CODEN DBIIA4,CN 61-1129/TM)双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我国绝缘子避雷器行业唯一的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极强、以学术和应用技术交流为主的国内知名期刊。主办单位西安电瓷研究所,是本行业科学技术、新产品开发、技术情报信息中心;是全国绝缘子、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单位;是国际电工标准化委员会(IEC)TC36、TC37两个技术委员会国内对口负责单位;中国绝缘子避雷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设在所内。《电瓷避雷器》杂志从2000年开始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6年有44篇被CA收录;连续12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等等。1997年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电瓷避雷器》杂志1996和200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获“2003年机械工业电瓷避雷器行业科技信息成果一等奖”、“2005年机械工业电瓷避雷器行业科技信息成果一等奖”2004~2005, 2006两次获得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审读中心“编辑出版优秀奖。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组织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电瓷避雷器》的主要栏目有:绝缘子 避雷器 测量技术 接地系统 简短信息 基础知识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VMD-Hausdorff算法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

    钟浩王俊江徐策陈斌...
    75-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消除中性点接地方式、故障点过渡电阻阻值以及现有保护方法盲区等因素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信息量幅值特征差异,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明确了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出口侧以及健全区段、故障区段两端暂态零序电流幅值特征关系.其次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提取暂态高频信号,并引入Hausdorff距离算法,计算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幅值匹配度,通过与预设动作阈值比较,可有效判断故障线路与故障区段.仿真结果验证,本研究所提方法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与噪声干扰的影响,对于不同过渡电阻的接地故障均能准确判断故障线路与故障区段,仿真数据与实际故障录波均验证本研究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变分模态分解Hausdorff距离保护方法

    基于PCA与PSO-SVM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聂远航刘晓波陈再航孙宗宇...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对故障初始角为零以及接地电阻为高阻的故障线路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CA-PSO-SVM)的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仿真,采集瞬时零序功率数据,将数据输入PCA-PSO-SVM模型中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单一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及经粒子群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A-PSO-SVM模型有着更好的选线准确度与选线效率.

    故障选线瞬时零序功率主成分分析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机

    电力接地网材质对引下线腐蚀特性的影响研究

    黄涛沈文韬谢洪平安韵竹...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杆塔接地引下线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蚀问题,为了对比分析现行金属接地体和石墨接地体对杆塔钢引下线的腐蚀影响,理论分析了钢引下线土壤腐蚀机理并基于此建立钢引下线接地体和钢引下线-石墨接地体的土壤电化学腐蚀模型,对比分析了接地体材质、土壤孔隙度、埋深对引下线工作电极电位、局部土壤氧浓差、腐蚀电流密度等腐蚀过程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引下线腐蚀速率先随土壤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个饱和值后,腐蚀速率反而降低;钢引下线在埋深0.31~0.41 m位置处引下线氧浓差腐蚀比埋深为0.5 m时更严重,而引下线-石墨接地体连接时,埋深越大氧浓差腐蚀越强烈;当引下线与石墨接地体连接时,引下线的局部氧还原电流密度和铁腐蚀电流密度越大,石墨接地体与引下线构成电偶腐蚀,加速了深地层引下线连接柔性石墨接地体部分的腐蚀,使连接处比地表引下线的氧浓差腐蚀更加严重.

    接地网接地材料引下线腐蚀孔隙度

    基于DE-MNR算法的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方法

    李晨旭范丽君黄浩李准...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中牛顿-拉夫逊算法呈病态、受初值影响较大与DE算法求解随机、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用于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的DE-MNR混合求解算法.首先借助于电网络理论提出了基于MNR算法与DE算法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DE-MNR诊断模型及具体的求解流程,该模型首先采用DE算法在支路电阻分布空间内搜索出较优的电阻分布,然后将其输出给MNR算法,MNR算法在具有较优初值的条件下快速收敛至最优解.60支路和112支路的接地网仿真实验表明DE-MNR算法能准确有效的诊断出接地网的多支路故障并判断各支路的腐蚀程度;通过与MNR算法的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电网络理论DE-MNR算法

    杆塔接地网跨越公路路基接地散流特性与行人安全防护

    陈宁安韵竹黄涛程蒙...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镇人口密集区输电杆塔与公路临近时接地网散流特性及公路路面跨步电压分布问题,本研究建立杆塔接地网及公路路基模型,研究公路路基宽度、主接地网与公路间距离和辅助接地网形式对接地网分流系数及跨步电压的影响,并提出为跨越公路路基接地体添加绝缘层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路基宽度的增加使得接地网分流系数降低及路面跨步电压增大;随着频率的改变,主接地网与公路之间距离对接地网接地特性影响不同;垂直型辅助接地网与其他辅助接地网形式相比受公路路基影响最小;跨越公路路基接地体添加绝缘层后降低路面跨步电压效果比较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城镇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输电杆塔公路路基散流特性跨步电压

    基于配电网合环倒切接地故障分析的改进保护方案与合环条件

    褚亦遥
    119-13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环倒切操作凭借其不停电倒切负荷的特点,在城市配网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及主变检修等过程中可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合环操作会导致不同接地系统短时共存,线路倒切进原有接地系统会导致电容电流上升、负荷加重;若在此过程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原有保护方案可能难以适用;且传统接地故障电弧模型未考虑实际电弧长度随机变化这一特征.针对此问题,在分析电弧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电弧长度随机变化的改进Schwarz电弧模型,随后搭建不同接地方式共存的混合接地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合环过程中单相接地故障位置对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接地残流、中性点电流等关键电气量的影响;最后根据故障特征对原有保护方案进行改进,从防止主变过载、限制残流、防止线路零序保护误动等方面总结了考虑正常运行与接地故障的合环倒切条件,提出了最大倒切线路长度与容量的快速计算公式,为实际合环倒切操作提供合理参考.

    配电网合环倒切混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弧模型合环条件

    10 kV一母多馈电缆线路过电压传递影响因素分析

    曹京荥陈杰谭笑李陈莹...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10 kV电缆发生故障时,弧光接地会产生过电压,造成电网波动,影响供电安全.利用PSCAD建立一母多馈线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馈线条数、中性点接地电阻阻值和电缆长度对电缆中过电压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馈线增加时,发生弧光接地故障,由行波传递分流作用使传递到非故障电缆馈线过电压幅值降低;小电阻接地故障相将产生较高过电压,过电压传递到非故障馈线上时幅值仍较大,给非故障电缆绝缘产生危害;中性点接地电阻增加时,非故障馈线故障相电压幅值降低,非故障相电压故障升高;故障电缆的长度增加,非故障电缆上过电压幅值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选取合理选择参数数值,抑制过电压产生提供依据.

    一母多馈线过电压弧光接地故障接地

    1000 kV特高压南阳站主变匝间故障分析处理及其现场修复

    郭凯刘涛张高峰乔振朋...
    141-14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1000 kV特高压南阳站2号主变发生重瓦斯跳闸事故.根据事故跳闸时现场检查及试验分析,初步判断为高压绕组匝间故障.通过对故障相油箱进箱检查,发现其高压绕组Ⅱ柱匝间严重烧损.结合对高压套管顶部接线柱的漏气检查,认为接线柱受力过大造成其变形和漏气,进而导致雨水沿套管导电管经出线装置进入本体高压绕组,破坏绕组匝间绝缘造成事故跳闸.分析了"U"型接线端子的不合理受力情况,提出"一"型接线端子的改进方案.分析了"人"型高压引下线的不合理受力情况,提出改挂点及"Ⅱ"型引下线的改进方案.为提高接线柱应力耐受能力,将接线柱材质和尺寸等进行加强改进.故障相主变无法开展返厂检修,介绍了南阳站特高压主变工厂化修复经验.

    特高压主变匝间故障重瓦斯跳闸套管接线柱引下线工厂化检修

    激励入波角度对瓷支柱绝缘子振动检测的影响研究

    张燕珂张松洋赵飞亚万书亭...
    15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利用振动检测法对220 kV瓷支柱绝缘子进行故障诊断时,激励力的入波角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瓷支柱绝缘子三维模型,针对正常、下故障、上故障三种绝缘子,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了在不同入波角度下的绝缘子轴向振动响应和激励方向总的振动响应特性.然后研制了瓷支柱绝缘子故障模拟实验台,实测了正常、下故障、上故障三种绝缘子在不同入波角度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加速度.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入波角度对绝缘子轴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较小,但对激励方向的振动响应存在较大影响,导致频谱图中出现新的波峰,进而对缺陷判断产生影响.

    瓷支柱绝缘子振动检测法入波角度缺陷检测

    基于ScSGB-RCNN网络的输电线路航拍绝缘子目标检测

    曾业战段志超郭彦东钟春良...
    1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绝缘子故障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为了实现航拍图像中绝缘子的准确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输电线路航拍绝缘子目标检测方法(ScSGB-RCNN),主要工作有:1)针对检测算法精度低的问题,采用自校准卷积结构(Self-calibra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cNet)和ConvNeXt网络构建了ScConvNeXt主干网络,通过融合多个卷积注意力模块,扩大网络的全局感受野,提升检测精度.2)为优化不同尺度绝缘子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轻量化的特征金字塔结构SFPN,融入到ScConvNeXt网络中,降低计算参数量.3)为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和检测精度,采用GeLU激活函数改进FRN(Filter Response Normalization,FRN)归一化函数,提升网络的非线性输出能力.4)设计了BIoU并重新构建定位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较原算法精度提高22.4%,模型收敛速度提升4倍,FPS提高8.7帧/秒,优于Faster-RCNN、SSD、YOLOv3、YOLOv5、YOLOv7等算法.该方法可为输电线路航拍绝缘子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输电线路绝缘子深度学习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