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池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池工业
电池工业

王金良

双月刊

1008-7923

dcgypress@sina.com

0512-67261874

215006

苏州市莫邪路688号

电池工业/Journal Chinese Battery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会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美国CA收录。发行覆盖全国电池行业所有厂家。内容科学实用,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科技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一本实用型期刊。常设栏目有科研论文、技术交流、电池与环保、电池检测与标准、协会专讯、产业资讯、企业管理、专家论坛、国内外电池相关技术专科文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榴石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界面调控和离子传导机制

    杨斌斌邓成龙陈楠陈人杰...
    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Li7La3Zr2O12(LLZO)基复合固态电解质(CPE),因综合了聚合物的柔韧性和LLZO的高离子电导率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有力候选.本文总结了 LLZO基CPE在负极-电解质界面和正极-电解质界面的关键问题,并归纳了近年来解决电极-电解质界面离子传输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最新表征方法和研究观点,深入分析了锂离子在LLZO基CPE中的离子传输路径.本文深入讨论了 LLZO基CPE中的锂离子迁移路径和界面离子传输问题,为高能量密度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石榴石界面离子传输离子迁移路径

    PVDF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组成与改性研究

    张政贾弼超贺艳兵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态锂电池因其具备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作为固态锂电池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固态电解质(SSE)在提高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在固态锂电池的发展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PVDF基SPE仍存在离子电导率低、结晶度高等问题.本文基于SPE的离子传输机制和目前存在的缺点,详细介绍了 PVDF基SPE设计策略的最新进展,重点总结了在有机分子改性、填料的设计与改性和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介绍了 PVDF基SSE在固态锂电池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对PVDF基SPE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固态锂电池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聚偏二氟乙烯复合固态电解质

    广告目次

    131页

    实用化高比能准固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研究

    赵冬梅李杨于智航刘兴江...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易泄漏、易燃烧,甚至引发爆炸等潜在安全问题,本文将单一的醚类小分子物质作为单体,与LiPF6基电解液混合制备预聚前驱体,在60 ℃下原位衍生为非流动态的黏弹性凝聚体.通过调控单体比例、优化原位固化工艺,制备出高镍/高硅准固态锂离子电池.经测试,2.1 Ah电池体系在0.3 C电流下循环寿命达600圈,保持率比同期液态高1.8%.由更高硅含量的负极构成的36 Ah电池体系的比能量高达351 Wh/kg,5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达88.36%,准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20 ℃下容量保持率达85.6%,结果表明固化电解质在电池层内部及层间起到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作用.该高比能准固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的开发为后续固态电池的进一步实用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固化电解质原位固化工艺准固态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比能量

    氮化碳包覆LiNi0.9Co0.05Mn0.05O2正极用于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锂电池

    段振亮邱祥云郭向欣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容量的富镍层状氧化物是二次锂基电池系统中很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其较差的离子导电性和电极/电解液界面处的副反应导致其倍率和循环性能不理想.本文利用离子导电率优异的二维材料g-C3N4对富镍材料LiNi0.9Co0.05Mn0.05O2实现均匀包覆,包覆层g-C3N4可有效抑制富镍材料寿命过程中的结构退化和晶间裂纹,并阻止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防止副反应的发生.此外,g-C3N4的包覆增强了表观锂离子扩散系数方面的锂脱/嵌动力学,所合成的包覆材料在3~4.5 V、1 C下循环200次后的容量高达175.2 mAh/g,而在5 C下仍能获得154.3 mAh/g的可逆容量,大大优于未包覆材料性能表现.本研究为构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高镍三元金属氧化物正极超薄界面层提供了新思路.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二维材料g-C3N4包覆

    PMM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石墨/LiNi0.8Mn0.1Co0.1O2电池中的研究

    程鹏飞范超君刘倩彤范伟贞...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是当前最具商业化应用前景之一的准固态电解质,可以缓解甚至解决锂离子电池存在的漏液、挥发、燃烧等潜在安全问题.本文通过高温原位固化技术制备了一种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双(氟磺酰)亚胺锂为导电盐、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混合溶剂为增塑剂的GPE.通过热重分析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GPE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计时安培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 PMMA基GPE对Al集流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PMMA基GPE在室温拥有较高的电导率,达到6.61 mS/cm,同时可以将碳酸酯电解液的挥发温度由100.3 ℃提高至138.1 ℃.PMMA基GPE在高电位下对Al箔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4.3 V vs.Li/Li+以下不会发生铝箔腐蚀,而且在商用石墨/LiNi0.8Mn0.1Co0.1O2软包电池中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能力,循环1 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3.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氟磺酰)亚胺锂原位固化

    基于固态电解质膜的软包电池制备与初步表征

    吴勇民马尚德田文生吴晓萌...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态电池安全性高、可适应高比能正负极,是蓄电池发展的方向,但存在固相界面阻抗大、界面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快速评估固态电池技术在实用型蓄电池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在50 ℃下离子电导率为6.16×10-4 S/cm的固态电解质膜.以高镍三元为正极、石墨为负极,制备了质量为1.121 4 g、容量为53.44 mAh的微型软包电池和容量为7 252.8 mAh的大容量软包电池.微型软包电池实现了 5 C高倍率的放电和150次循环,大容量软包电池在放电深度(DOD)为13.78%时,实现了 439次循环充放电.以上结果说明固态电解质膜满足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要求,然而这些电池的界面构筑仍有不足之处.基于本文结果,通过对固态电解质膜材料、电池化成制度等进行改进,有望促进高性能电池的研发.

    固态电解质膜流延法软包电池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专刊——主编寄语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