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财经
当代财经

王秋石

月刊

1005-0892

cfe@jxufe.edu.cn

0791-83816904

330013

南昌市庐山南大道

当代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其四大主要学科(经济理论类,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会计类,财政类)均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表”,居全国经济类期刊前列。为实施新世纪精品战略,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当代财经》在内容上仍将追踪学术前沿,企求理论深度,突出当代财经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宏观经济尾部风险评估与利率规则优化

    邓创吴健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端事件冲击是宏观经济尾部风险滋生的重要来源,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明晰尾部风险指标是否以及如何有助于改进宏观经济管理范式,对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意义重大.基于预期经济增速下行概率评估中国宏观经济尾部风险,并检验包含尾部风险的利率规则适用性与优越性的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尾部风险在金融危机之前处于低位平稳波动态势,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上升,而在后疫情时代趋于下降;第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对尾部风险的放大效应要显著大于其好转带来的缓释效应,在跨期替代效应影响下,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加速背离在中长期对尾部风险的驱动作用更明显,尾部风险可以作为判断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货币政策指示器;第三,仅以产出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利率政策效果可能会偏离预期,盯住尾部风险目标的利率规则框架有利于更好实现稳增长、防风险与维护经济金融双重稳定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尾部风险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利率规则

    消费升级孕育人力资本红利

    万建香王姗姗聂昌腾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2013-2020年城市级别数据,考察消费升级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并基于消费的积累性,可从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结构两方面为经济发展孕育人力资本红利;第二,在异质性方面,由消费升级孕育的人力资本红利在人口流入地相对更大,在人口流出地相对更小;第三,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以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的门槛年限不同,分别为12.31年(职高)和8.67年(初中),当受教育年限大于门槛年限时,消费升级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应加速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发挥消费的积累性以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带动经济发展.

    高端消费消费结构人力资本红利经济发展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与企业异地投资——基于增值税五五分成的准自然实验

    李红霞张亚璟马艳
    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激励作为调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税收分成改革呈现不同的财政激励效果,引发地方税收竞争并传导至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将2016年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作为财政激励的外生冲击变量,通过构建强度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分成改革带来的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企业异地投资.研究表明: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会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留住税源,并抑制企业异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高财政自给率地区还是低财政自给率地区,增值税分成比例变化均表现了强烈的抑制效应,且在低组别的抑制效应更大;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对直接控股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异地投资比例较高的企业进行管控;改革带来的激励变化会促进企业信贷的获得和政府补助的提高.因此,建议提升流动税基的中央集中度,弱化地方政府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动机;建立"赋权—控权"的财政激励机制,抑制地区间过度税收竞争及市场分割现象;推进地方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和控制.

    税收分成财政激励企业异地投资增值税五五分成

    政府采购、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张欣艳谢璐华肖建华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微观政府采购订单信息所构建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政府采购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研究表明:政府采购需求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数字化治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关注程度越高,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创新活力越强,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需要协同政府采购政策与数字产业发展战略,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靶向性"作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治理水平,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聚变性"作用.

    政府采购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与预测能力研究

    孙晨童党印苗子清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关系和先行关系是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点,其中的非线性和时频特征有待拓展研究.基于2006-2022年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运用动态NS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随着到期期限的延长,收益率曲线呈逐渐收敛的趋势.运用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水平下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国债收益率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呈现负向效应,当宏观经济处于不同水平时,这种负向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尤其在高经济增长且高通货膨胀时期影响强度更大.采用小波相位谱方法探究时频维度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指标预测能力的动态变化发现,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产出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在2019年后有所弱化.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促进国债市场建设,加强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监测,优化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国债收益率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效应非线性特征

    企业减排承诺的市场估值效应:赋能还是负能

    程宏伟冯艺
    7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行动主体,减排承诺为投资者观察企业未来减排态势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ESG、CSR等历史披露信息,忽视了减排承诺这一前瞻性信息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基于此,以在CDP公开披露问卷调查的中国企业为样本,考察减排承诺与股票回报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减排承诺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要求的股票回报,揭示了减排承诺对市场估值的赋能效应.机制及异质性分析发现,减排承诺通过提供未来增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企业风险影响股票回报,且随着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企业碳排放水平以及减排承诺可置信水平的不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减排承诺具有行业溢出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减排承诺信息披露水平.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减排承诺不仅能够有效约束企业后续减排行为,由减排承诺带来的资本成本下降还有助于扩大后续权益融资规模.因此,管理层应积极披露减排承诺,做到言出必行、一诺千金;政府部门也应当规范信息披露标准,充分发挥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作用.

    减排承诺股票回报市场估值

    政府需求引致创新:来自中国绿色采购政策的实证证据

    邓可斌李嘉琪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市场引导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绿色采购政策,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政府需求在引导企业绿色创新中作用的结果表明,政府采购是环保产品市场重要的需求来源,绿色采购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和绿色研发风险降低是关键作用机制,需求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竞争和创新风险敏感的企业样本中.作为需求侧的环境政策,当政府购买力增强、绿色技术需求明确和最终需求距离越短时,绿色采购对绿色创新的引导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虽然绿色采购政策效果显著优于同类环境规制,能够推进产业整体的绿色化转型,但主要激励了环境技术的扩散而不是突破.上述结论揭示了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果及作用途径,表明政府需求对市场需求的带动作用是绿色采购成为刺激创新有力工具的重要原因.

    绿色创新政府需求绿色采购产业绿色化

    分析师关注、员工社会比较与企业慈善捐赠

    吴畏葛建华
    9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研究普遍强调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推动作用,忽视了不同利益相关者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能冲突.当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师)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对企业捐赠持矛盾态度时,企业慈善捐赠有何变化?基于2006-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显示,虽然分析师群体日益关注和期待企业的慈善表现,但当企业内部员工通过社会比较发现其在收入上被"苛待"时,他们会对企业捐赠产生抵制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平衡内外部利益诉求以调整捐赠额度.员工与企业高管团队的收入差距以及与同行(同行业、同地区企业员工)的收入差距均显著削弱分析师关注对企业捐赠的正向影响.上述研究结论通过揭示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态度方面的潜在冲突和员工社会比较的触发机制,有利于推动异质性利益相关者交互影响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利益相关者企业慈善分析师关注员工薪酬社会比较

    制造业数字化与省际产业联动

    赵晓斐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立足国内市场推进国内生产分工纵深发展是我国经济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制造业数字化视角研究省际产业联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高了省际产业联动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明该结论稳健有效.第二,制造业数字化主要通过降低省际中间品贸易成本和提高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两条途径促进省际产业联动.第三,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视角看,制造业数字化既加强了省际产业联动的集约边际,也拓展了省际产业联动的广延边际,尤其对跨区域广延边际的成效显著.从区域战略视角看,东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效应并不显著,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能促进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根据研究结论,应充分考虑各区域产业联动的内在逻辑,合理进行制造业数字化布局,强化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包容和优质的制造业数字化体系,带动各产业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良性运转.

    制造业数字化省际产业联动国内大循环生产分工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

    赵春明刘珊珊李震
    12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污染排放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企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会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表明,提高企业末端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效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企业污染排放的降低效应在高污染强度行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高能源消耗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共聚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排效应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内低污染排放强度企业进入和高污染排放强度企业退出的动态更替,还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创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投入结构优化.未来政府需要合理制定并实施阶梯性的服务业开放政策,优化地区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嵌入融合,赋能制造业绿色生产和绿色创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污染排放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