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中旬刊)
当代护士(中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4415160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中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二次固定法在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李琼艳殷涛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二次固定法在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心胸外科住院并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以及皮肤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及皮肤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透明敷贴联合体表导管固定装置的胸腔引流管二次固定法安全有效,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轻置管引起的牵拉痛,减少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二次固定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徐晓芳顾海燕杨扬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满意度及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对常规组患者施行常规干预,对康复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d疼痛程度、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足部功能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手术总时间、手术后伤口肿胀消退时间、总的住院花费以及住院总时间).结果 康复组患者术后1~3d内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总时间、手术后伤口肿胀消退时间、总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总时间)及训练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Maryland评分、根骨交叉角度(Gissane角)及根骨结节关节角度(Bohler角)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对提高训练依从性、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住院费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足部功能,值得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疼痛训练依从性足部功能

    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孙焕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的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可有效减轻骨盆骨折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骨盆骨折赋能教育理念人本位护理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

    方芳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25.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基于力学原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力学原理压力性损伤生活质量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多模式保温护理的循证实践

    高慧慧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多模式保温护理的循证实践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妇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4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模式保温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手术应激反应及麻醉苏醒质量.结果 经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模式保温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及麻醉苏醒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模式保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中患者低体温及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多模式保温护理循证医学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低体温应激反应

    分娩宣教动画视频对初产妇分娩负性情绪、分娩疼痛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卜莹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宣教动画视频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分娩疼痛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观察组接受分娩宣教动画视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娩焦虑及抑郁)、分娩疼痛感及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娩疼痛感、各项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娩宣教动画视频干预可以缓解初产妇的分娩焦虑及抑郁,降低分娩疼痛感,改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

    分娩宣教动画视频焦虑抑郁分娩疼痛感分娩结局

    预见性护理对矮小症激发试验不良反应的影响

    梁素琼陈念刁清媚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矮小症激发试验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旨在为提高患儿激发试验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本院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矮小症激发试验的患儿60例纳入研究,按照入组时间的前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疼痛情况,干预前后血压、呼吸及脉搏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采血时及静脉留置针留置后的VAS评分分别为(1.52±0.28)分、(1.49±0.4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血压、呼吸及脉搏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矮小症激发试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矮小症激发试验预见性护理不良反应

    基于微信支持的同伴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护理中的应用

    廖慧玲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支持的同伴教育在日间光疗病房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日间光疗病房治疗的126名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家属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支持的同伴教育方案,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心理弹性水平.结果 经微信支持的同伴教育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心理弹性总得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支持的同伴教育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其疾病知识知晓水平,最终促进新生儿早日康复.

    微信平台同伴教育新生儿黄疸家属日间光疗病房心理弹性疾病知识知晓率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干预对恶性肿瘤患儿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

    蔡轶君薛晓燕范一明詹莎...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干预对恶性肿瘤患儿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7例恶性肿瘤患儿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8)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n=59)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评分、移植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方式中的负性情绪反应、远离、幻想、逃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接受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患儿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负性情绪反应,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保证干预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恶性肿瘤感觉统合训练游戏干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应对方式并发症家属护理满意度

    输液泵自动泵入0.9%氯化钠引导腔内心电图辅助瓣膜式PICC头端定位的应用研究

    袁红连邹小红谌丽萍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液泵自动泵入0.9%氯化钠对腔内心电图引导下的经瓣膜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头端定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接诊的85例需要置入瓣膜式PICC拟行周期性输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自动泵入0.9%氯化钠引导腔内心电图辅助瓣膜式PICC,对照组采用手动推注0.9%氯化钠引导腔内心电图辅助瓣膜式PICC,比较两组腔内心电图的稳定性、导管准确率、异位率、0.9%氯化钠用量等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稳定心电图率为92.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头端正常位置率为95.35%、最佳位置率为90.70%、导管头端移位率(4.65%),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80.95%、71.43%和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9%氯化钠用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1d内穿刺点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特征性P波率为92.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泵自动泵入0.9%氯化钠引导腔内心电图辅助瓣膜式PICC,其导管头端定位的准确性和腔内心电图稳定性较之手动推注0.9%氯化钠效果更佳,操作安全便捷,且能有效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

    经瓣膜式PICC腔内心电图导管定位输液泵自动泵入0.9%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