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下旬刊)
当代护士(下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84413126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下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家庭赋权结合跟进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罗婷婷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结合跟进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照顾感受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52例肺癌化疗患者归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将某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52例肺癌化疗患者归为干预组(给予家庭赋权结合跟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照顾感受变化.结果 家庭赋权结合跟进护理后,干预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属的自我肯定及生活展望评分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家庭赋权结合跟进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改善家属的照顾感受.

    家庭赋权跟进护理肺癌化疗治疗依从性家属照顾感受

    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皮肤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张慧珍张丽娟罗庆华李金兰...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皮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淋巴水肿门诊接诊的下肢慢性淋巴水肿出现皮肤并发症的患者102例,通过对患肢皮肤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皮肤异味的护理;真菌感染、皮肤褶皱的护理;皮肤干燥、过度角化的护理;乳头状瘤的护理;溃疡、淋巴液渗漏的护理;静脉瘀滞性皮炎的护理;失禁性皮炎的护理;脚趾变形、趾关节拥挤、移位现象的处理;疼痛管理;体重管理及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皮肤自我保护及并发症预防等,以维持皮肤完整性,保障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的连续性.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中8例患者足部有异味,3例患者发生真菌感染,20例患者的皮肤存在皱褶,8例患者下肢存在不规则重度慢性淋巴水肿,所有患者患肢皮肤均较为干燥,65例患者存在象皮肿、角化,10例患者存在皮肤乳头状瘤,5例患者的皮肤反复受损、淋巴液漏,8例患者存在淋巴管炎,2例患者存在静脉瘀滞性皮炎、2例患者存在轻度失禁性皮炎,4例患者脚趾变形、各趾关节互相交叉、肿大明显造成趾关节拥挤、移位现象,9例患者存在患肢肿胀疼痛,经过个性化皮肤护理后,相关皮肤并发症得到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结论 保持皮肤完整性是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连续性的前提.下肢慢性淋巴水肿所引起的相关皮肤并发症,通过个性化皮肤护理可保障综合消肿治疗的连续性,加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效果,降低相关皮肤并发症引起的危害程度.

    下肢慢性淋巴水肿皮肤并发症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个案管理对食管癌患者自护能力与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季燕杨颖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个案管理对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护能力与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案管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自护能力、认知行为依从性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行为、遵守院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改变不良习惯、饮食与皮肤护理、自觉调整心理状态认知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案管理可提高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行为依从性和自护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食管癌个案管理认知行为依从性自护能力

    "十步操"锻炼联合个性化宣教在老年脆性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吴昕霞王雪袁丽丽金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十步操"锻炼联合个性化宣教在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骨科2019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脆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骨科常规宣教及康复指导,干预组围手术期实施科室自创的"十步操"锻炼,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口头讲解、现场示范"十步操"及其他康复运动方式,再把患者住院期间宣教内容、康复锻炼制作成图册、音频,拍摄成视频,通过微信和云随访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采用Barthel量表评价对两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应用某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及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老年脆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十步操"锻炼联合个性化宣教,预防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十步操"个性化宣教脆性骨折功能锻炼康复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杨彩霞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吞咽功能与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的308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联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观察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呼吸肌肌力、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误吸、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SSA评分明显降低(P<0.05),最大吸气压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SSA评分和最大吸气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睡眠、社会交往、心理健康、疲劳、恐惧、语言交流、症状频率、心理负担、食物选择、食欲和进食时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能减少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吞咽功能和呼吸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护理效果神经性吞咽障碍呼吸肌肌力吞咽功能

    预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探析

    夏祝天曾芬陈亮杨春花...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深圳东部地区2018—2020年预约捐献模式下单采血小板志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和对策,利于更好地招募和保留献血者队伍.方法 对深圳东部地区2018—2020年的6394例单采血小板志愿献血者按体检征询做"血压"和"其他"项目,血液初筛做转氨酶(ALT)、脂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白细胞计数(WBC)和红细胞计数(RBC)项目统计.分析各年度单采血小板体检征询和血液初筛不合格原因变化趋势、同一重复献血者不同次数预约单采血小板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人数分布情况及男性和女性志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项目差异.结果 2018—2020各年度体检征询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初筛分类项目不合格率前四位为ALT(3.59%)、脂血(1.97%)、HB(1.78%)、WBC(1.72%).各年度同一重复献血者≥5次预约单采血小板血液初筛不合格的人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志愿献血者以ALT和脂血不合格为主,女性以HB和HCT不合格为主.结论 今后招募预约中,我们一方面要全覆盖地对不同性别的志愿献血者加强关于主要不合格项目干预措施的健康宣教,另一方面要对多次初筛不合格的固定献血者加强健康管理及采取计划性预约模式,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招募策略,以期提高单采血小板初筛合格率.

    单采血小板预约初筛不合格健康宣教

    改良固定方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

    范俊陶艳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固定方法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0年9月接受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20例,采取常规固定方法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改良后固定方法(即使用3M公司的透明敷料+2条胶带固定法)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留置时间、留置针重新固定、敷贴卷边、留置针压伤皮肤的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71.98±26.61)h长于对照组的(50.49±27.6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针重新固定发生了1例,发生率为1.67%,敷贴卷边发生3例,发生率为5.00%,未发生留置针压伤皮肤;对照组在留置针重新固定发生了7例,发生率为11.67%,敷贴卷边发生12例,发生率为20.00%,留置针压伤皮肤发生4例,发生率6.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有效延长了住院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了留置针压伤皮肤次数、敷贴卷边、留置针正压接头及针座对皮肤的压伤等情况的发生,减少了留置针操作过程中非计费耗材的支出,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静脉留置针改良固定方法留置时间

    1例推注吲哚菁绿注射液致渗出的个案护理

    洪咏梅何琴
    123-125页

    吲哚菁绿注射液药物渗出护理

    多学科教育团队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欧阳瑛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教育团队的建立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2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测量,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各维度的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2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教育团队的健康干预,能充分挖掘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感.

    肺结核2型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团队护理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教育在不同年龄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周玲郭英袁丽董正惠...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在不同年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液体摄入的影响,探索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针对性护理教育模式,以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质量,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低年龄组(A组)<40岁,中年龄组(B组)40~65岁,高年龄组(C组)>65岁.组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两组.对照组实行血液透析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观测指标为干预措施3个月后透析间增重(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结合健康信念量表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对不同年龄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低年龄组体重增加绝对值和依从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摄入依从性与感知疾病的威胁相关.中年龄组体重增加绝对值和依从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对照组体重增加绝对值和依从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感知健康行为益处与液体摄入关系最大.所有年龄组患者中体重增加绝对值和依从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在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教育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 利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能够有效限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但该模式在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护理教育方向有所不同,临床上应针对患者的年龄差异选择合适护理教育的侧重点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液体的依从性.

    健康信念模式年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液体摄入依从性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