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护士(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护士(下旬刊)
当代护士(下旬刊)

孙向明

月刊

1006-6411

ddhszz@163.com

0731-84413126

410008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当代护士(下旬刊)/Journal Modern Nurs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妇科急腹症教学中的应用

    白杨冯宪凌李晓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妇科急腹症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入科的58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1月的62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任务驱动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升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妇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护理

    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陈历赛戴艺邱淑一李桢...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专科护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主力军,本文从老年专科护士的起源及发展、培养模式、培训内容、核心能力、资格认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6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老年专科护士老年护理综述

    心血管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心脏康复心理处方实践进展

    曹莉黄伶智尹淙禹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称为双心疾病,其发生率高,对双心疾病患者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本文将综述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对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评估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双心疾病患者心理处方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双心疾病焦虑抑郁心理处方

    粪菌移植菌液注入速度与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徐春琴黄炎东唐一宁唐少波...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者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分离后移植到患者肠道内,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目前常用的移植途径为上行途径和下行途径,但推注的速度多少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率尚无明确的定论,需要在后期对新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或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结论.

    粪菌移植输注速度不良反应综述

    早产儿疼痛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邵方飞王朝霞梅娟娟金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当前国内外早产儿疼痛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早产儿疼痛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开展早产儿疼痛影响因素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借鉴.

    早产儿疼痛影响因素

    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

    彭欐涵胡燕华陈玉琴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常温输注肠内营养液与加温输注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温输注肠内营养液与加温输注肠内营养液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包括97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加温输注肠内营养液相比,常温输注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发生率[RR=0.72,95%CI(0.37,1.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腹泻发生时间更晚[MD=1.37,95%CI(0.68,2.06),P<0.05],常温输注肠内营养液能提高胃液pH值[MD=0.96,95%CI(0.43,1.49),P<0.05],减少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RR=0.39,95%CI(0.23,0.66),P<0.05],但两者胃潴留发生率[RR=0.96,95%CI(0.30,3.10),Z=0.06,P>0.05]及营养液输注暂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0.97,0.7),Z=0.32,P>0.05].结论 常温输注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且腹泻发生时间更晚,可提高胃液pH值,降低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从而可能减少胃肠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但对胃潴留发生率及营养液输注暂停次数无明显影响,还需进一步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肠内营养温度重型颅脑损伤Meta分析

    乳果糖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郭松李军文谢林娟侯冬勤...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乳果糖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并筛选关于乳果糖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应用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2名研究人员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资料提取,用Cochrane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文5篇,英文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肠道准备清洁度方面,乳果糖组优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RR=1.39,95%CI(1.11,1.75),P=0.005].在服药耐受性方面,乳果糖组优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RR=1.25,95%CI(1.04,1.51),P=0.02].在恶心、腹痛发生率方面,乳果糖组低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RR=0.49,95%CI(0.35,0.68),P<0.0001;RR=0.50,95%CI(0.26,0.94),P=0.03].结论 口服乳果糖比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应用效果更好,但此结果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来证实.

    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结肠镜肠道准备

    基于WOSCC数据库老年人衰弱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佳邵凤张咏梅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衰弱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宏观归纳和热点分析,为医护工作者对衰弱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结合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的统计分析功能,从发表年份、国家、期刊、作者、研究方向、高被引论文、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对WOSCC数据库收录的自2014年以来老年人衰弱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902篇,发文数量逐年增加,共有118个国家或地区参与此研究,涉及99个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营养干预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结论 我国在老年人衰弱管理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向优势国家学习,依托跨学科合作,以干预研究为导向,强化公共政策与老年医学的紧密结合,促进我国老年人衰弱管理体系的构建.

    老年人衰弱管理文献计量学

    围术期三种导尿时机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舒适度影响的Meta分析

    张传亮刘平钟幸梅陈爽...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麻醉前、麻醉诱导期、麻醉插管后三种导尿时机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舒适度的不同影响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工作中选择最佳的导尿时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iData、AORN JOURNAL、BMJ Journal,收集从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公开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中文文献,研究对象共750例,其中麻醉前导尿组、麻醉诱导期导尿组,麻醉插管后导尿组各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不同导尿时机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①麻醉前与麻醉诱导期比较[RR=1.94,95%CI(1.21,3.10),P=0.006];②麻醉插管后与麻醉诱导期比较[RR=2.48,95%CI(1.23,5.03),P=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舒适度比较:①麻醉前与麻醉诱导期比较[RR=2.83,95%CI(1.89,4.24),P<0.001];②麻醉插管后与麻醉诱导期比较[RR=3.08,95%CI(2.10,4.52),P<0.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导尿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期舒适度.

    导尿导尿时机全身麻醉Meta分析围术期

    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糖控制方案对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钱淑媛乔兴田王皓飞谢剑锋...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糖控制方案对脓毒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血糖水平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糖控制方案组(试验组)和常规血糖控制方案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适集思血糖控制(space glucose control,SGC)系统方案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方案控制血糖.所有入组患者观察至转出ICU或死亡,主要观察终点是住ICU期间的平均血糖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58例脓毒症伴高血糖患者,其中试验组纳入31例、对照组纳入27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血糖值(mmol/L)控制得更好[10.6 mmol/L(8.7,11.8)VS12.9(12.2,14.2),P=0.001];胰岛素静脉使用时间(h)更短[96(47,312)VS 142(47.5,299),P=0.013];胰岛素静脉累计用量(U)更少[179.7(50.0,541.8)VS 440.9(66.3,1765.5),P=0.001];血糖监测总频率更低[41(19,82)VS 89(34,134),P=0.001].血糖变异度(%)和严重低血糖发生例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低血糖发生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9 VS 1,P=0.001);ICU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227).结论 基于SGC的人工智能血糖控制方案能更有效地控制脓毒症患者血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脓毒症高血糖血糖变异度血糖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