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电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电机技术
大电机技术

陶星明

双月刊

1000-3983

qbzr@hec-china.com

0451-82872723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51号

大电机技术/Journal Large Electric Machine and Hydraulic Turb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介绍我国大中型水电机组、火电汽轮发电机组、交直流电机、特种电机及其辅助设备等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计算、安装调试、监测监控和故障分析等专业技术领域的内容。发行至电力、石油、冶金、矿山、重工、化工等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覆盖面广,影响颇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力机械空化实时检测技术研究

    赵越曹卫华滕海波李任飞...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空化现象的发生机理出发,开发出通过分析水力机械发生空化时辐射出的空化噪声时频特征的变化,判定水力机械空化发生及表征空化发生程度的实时检测技术.该技术已应用在包括贯流式、轴流式、混流式和水泵水轮机等水力机械型式的多个电站,具有安装便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以应用在水力机械优化运行和智慧机组建设等领域.

    水力机械空化实时检测机组振动空化噪声

    基于正交试验的单级双吸离心泵多目标优化设计

    钟朝孺李凯莉李晨昊张高正...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级双吸离心泵由于运行平稳、噪声小、故障率低、易于维护等优点,已成为水利工程中最普遍、最通用的设备.本文以型号为950SY240-HY的单级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以扬程和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在原型泵的基础上对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叶片包角、叶轮出口直径、出口宽度及叶片数这六个叶轮关键参数设计了L18(35 ×21)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单级双吸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程度,发现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出口安放角和叶片数对单级双吸泵扬程与效率的影响最大.相比于原始方案,正交试验最终确定的单级双吸离心泵设计方案,各工况点下扬程与效率有显著提高,叶轮内流态得到改善,流动损失减小,水力性能提高,额定工况下效率提高了 4.1%,符合优化的目标.

    双吸离心泵性能试验正交优化极差分析

    核主泵水力优化技术与水力稳定性研究进展

    费川李坚胡文新张延宾...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备受瞩目.核主泵作为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力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核电站是否能够长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本文针对核主泵水力优化技术与水力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开展论述,介绍了核主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以水力优化设计与压力脉动特性等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核主泵水力优化技术与水力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核主泵压力脉动的形成原因;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展望了核主泵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核主泵水力优化设计水力性能压力脉动核电

    可水力短路运行的三机式抽蓄机组研究综述

    杨静刘斌马哲孙勇...
    96-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发展目标的提出对电力系统中灵活调节电源的需求更为迫切.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当前电网中应用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灵活调节电源,广泛使用的可逆式机组存在抽水工况功率不可调节的问题,限制了抽蓄电站的运行灵活性.研究证实采用三机式抽蓄机组水力短路运行可实现在抽水运行时的快速功率调节,更灵活的平衡间歇性清洁能源并网对电网的扰动,具备常规抽蓄机组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是增强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手段.但具备水力短路运行模式的三机式机组在国内外仅有几个电站的应用示范,其研究在各国均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仅有九十年代投产的羊湖电站采用了三机式机组,且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真正实现抽水调节运行.为提高新能源为主电网的灵活性,国外近年来加大了对三机式机组的研究和应用.为推动未来我国对三机式抽蓄机组的研究及应用,本文介绍了三机式机组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对当前推动三机式机组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后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抽水蓄能电站三机式机组水力短路抽水功率调节

    国产B950CF与日本HT100水电用高强钢板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比较

    吴双辉李景刘洁张奎良...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水电项目的高落差化、大容量化的发展需要,压力钢管趋于巨型化、厚肉化,为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工期,从钢板薄壁化、轻量化、高强韧化、焊接可施工性等角度考虑,1000MPa级水电用高强钢板研发及应用已迫在眉睫.本文详细对比分析了国产B950CF与日本HT100水电用高强钢板的成分特点和组织特征,系统对比了其拉伸、冲击、应变时效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国产B950CF钢板的各项力学性能水平与日本HT100钢板相当,在板厚方向拉伸性能均匀性、应变时效冲击敏感性优于日本HT100钢板,满足高水头、大容量水电项目压力钢管的设计使用要求.

    压力钢管1000MPa级水电用钢应变时效

    多能互补条件下水轮机转轮改造深化设计研究

    王子瑞周虎张军智史千...
    110-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多能互补需求,本文以李家峡水电站水轮机适用多能互补改造为研究对象,对多能互补系统中的常规水电站机组进行了深化设计研究,提出了水轮机改造深化设计理念,阐明了多能互补系统要求下机组的运行加权因子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机组改造深化设计的水力设计目标,为水轮机改造的深化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导.根据水轮机改造深化设计后的水力模型试验表明:深化设计后的水轮机比前期改造的水轮机(未经过深化设计)在空化、压力脉动和叶片应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有更高的水力模型额定效率和加权平均效率.深化设计后的水轮机不仅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水电站电能负荷调节能力的要求,而且机组的水力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可为类似水电站的水轮机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多能互补全负荷水轮机改造深化设计李家峡水电站

    关于混流式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

    王选凡查荣瑞马云华燕翔...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陆续出现一些大容量混流式水轮机存在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引发机组顶盖振动超标,出力无法达到设计值,严重影响水电站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本文分析了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CFD计算和转轮模型试验验证,转轮出口叶片修型能改善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该方法在糯扎渡电站真机上实施后,高负荷区尾水进口压力脉动和顶盖垂直振动明显降低,为解决混流式水轮机高负荷区压力脉动陡增问题提供了参考.

    高负荷压力脉动顶盖振动CFD计算模型试验转轮修型

    面向新能源场站的分布式调相机励磁配置与控制优化

    赵志勇王立华刘威梅红明...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新能源场站的暂态过电压问题,越来越多的新型分布式调相机被应用于工程现场,励磁系统作为调相机启动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系统设计时所考虑的重中之重.针对分布式调相机本身容量小、惰速快等特点,本文提出了综合励磁的硬件配置方式,即使用一套功率柜完成启动、升压并网及运行的全工况任务;同时为增加调相机启动并网的可靠性和快速性,提出了变参数运行和不停机快速升压并网的励磁优化控制策略,并针对性地介绍了与之适配的对外接口、控制流程等.搭建了 10Mvar调相机启动系统动模试验平台并进行了功能测试,验证了综合励磁配置和控制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目前,采用本文所述方法研制的综合励磁系统已在10Mvar调相机工程现场成功应用并稳定运行.

    综合励磁系统分布式调相机同步机启动励磁控制变参数运行

    基于MATLAB的励磁换相过电压及其抑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周攀罗腾陈环崔玉刚...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容保护装置是抑制发电机励磁系统换相过电压的主要手段,由于不同的阻容保护拓扑结构和参数配置对阳极过电压的抑制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阻容保护装置的选型与其参数配置成为工程现场应用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ATLAB平台下针对励磁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方法,搭建出可反映整流桥换相时阳极出现过电压的励磁系统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整流式、集中式阻容保护拓扑结构在配置不同阻容参数下对换相过电压的抑制特性和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为工程现场选型与参数配置提供了仿真参考方法.

    换相过电压阻容装置励磁系统拓扑结构

    考虑广义储能与常规发电机组的日前-日内优化调度

    陈新仪缪源诚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建设,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不断提高,但由于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强,使得常规机组调峰压力巨大,同时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电化学储能、PBDR需求响应和电动汽车集群视为广义储能,建立了低复杂度的电动汽车集群充放电模型,将电动汽车SOC状态子区间的数量从3N减少为N个,降低了运算的复杂程度;根据SOC状态控制各子区间内的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通过模拟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建立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型.同时将电动汽车集群模型引入到电网的日前-日内两阶段的优化调度中,以广义储能参与到电网的两阶段调度,承担调峰任务.算例结果表明广义储能的引入能够很好的平滑负荷曲线,实现负荷的削峰填谷,同时通过发挥系统内部各资源的优势和特点,一方面能够将电网的调度调峰成本从3969.277万元降低至2723.778万元,降幅可达31%,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力系统对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的低碳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广义储能日前调度日内调度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