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当代金融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西南大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双月刊

2096-4153

ddjryjbjb@163.com

023-67677131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56号2号楼4层

当代金融研究/
查看更多>>本刊定位为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金融类财经月刊,注重学术性、政策性、实务性、权威性,力求反映国内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设有 “理论探索”、 “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金融调控”、“金融创新”、“国际观察”、 “农村金融”、“区域金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化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许秀川王浩力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数智化是主攻方向.对数智技术、农业数智化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概念界定,指出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和范围更广的农业劳动对象、高技术含量的农业劳动资料、农业科技和管理创新构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科学内涵.同时,从提供基础性资源、创造高水平人才支撑、夯实科技保障、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四方面构建数智化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最后,提出通过数智化优化传统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完善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立农业数智人才培育体系和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进行战略布局等路径,以数智化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数智技术农业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研究

    喻彪杨刚
    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实体企业会颠覆并重塑企业高管的行为逻辑.以高管机会主义减持为切入点,使用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企业相关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表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金额与次数;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促使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主要路径在于加剧信息不对称和推高投资者情绪;进一步地,机构投资者、分析师以及新闻媒体均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数字化转型加剧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效应会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以及媒体关注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弱.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客观认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为数字经济时代有效预防高管减持乱象,进而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强化内外部治理机制建设;政府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合理引导投资者情绪以及外部相关主体的治理积极性;投资者也要不断提升自身金融素养,避免盲目追求热点的非理性行为.

    数字化转型机会主义减持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情绪

    中国供应链金融研究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蒋李雯梁义娟
    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内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供应链金融问题,探索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经济效应.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2007-2023年458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前沿依次是"供应链金融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测度及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绩效评价等4个重要主题.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重点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法、农业供应链金融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供应链金融与新技术融合创新等方面进行延伸.

    供应链金融研究热点发展脉络趋势展望CiteSpace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基于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转型的双重视角

    李程韩明月
    4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Nelson-Siegel模型拟合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TVP-VAR模型,探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基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传导有效性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国债水平因子作用相同,但对斜率因子作用不同,通过斜率因子对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传导和通过水平因子的传导都具有相反的作用,说明政策利率通过国债斜率因子的传导仍存有阻塞;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能发挥一定作用,但传导有效性也逐渐减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逐渐增强,但仍有局限性.对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更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并加快货币政策转型.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TVP-VAR模型

    "双碳"目标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效应评估研究

    唐金成刘钰聪
    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渐增强,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一种环保金融工具,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企业履行环境风险管理职责和承担相应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对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经验,指出当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制建设的困境和趋势:立法仍需要漫长的探索过程,应先完善其政策引导,后实现成熟立法.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面临诸多困境,如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投保责任限额的标准差异较大、环境风险定价机制不完善、经营准入门槛较高等,亟待不断优化,应利用区块链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尽快建立合理的风险定价模型、建立环境风险准备金和溢价机制、强化社会共治,强化市场监管和执法.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科技"双碳"目标政策评估

    "双碳"目标下重庆绿色金融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戴才翔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使命.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随着工业化和城乡统筹的加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面临较大挑战,"双碳"目标的达成成为重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22年8月,重庆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全国首个全域开展绿色金融改革试验的省级经济体,对推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面梳理重庆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成效,指出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面临绿色金融配套支持政策不足、绿色金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碳金融市场创新力度有待增加等问题.最后,提出推动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包括健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财金互动政策体系、统筹规划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金融支持碳市场机制等.

    "双碳"目标绿色金融试验区

    重庆市绿色保险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实证分析

    曾青峰史倩琳黄昌兵
    8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推行绿色保险不仅有助于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更体现了我国作为全球领导者所肩负的责任与大国的担当.梳理分析绿色保险的国际国内经验和重庆绿色保险的发展现状,并基于2015-2021年重庆、衢州、湖州和广州4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面板数据,研究绿色保险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绿色保险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有效推动了绿色保险与产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并且重庆绿色保险对产业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接近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整体水平.为了进一步推动重庆产业绿色发展,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绿色评价体系,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强绿色投资,加大金融科技运用,加快数字化新基建,广泛交流与研讨,大力发展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产业绿色发展试验区

    2024年《当代金融研究》选题指南

    《当代金融研究》编辑部
    105-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