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海英

双月刊

1671-8305

keyanyuan@163.com

0731-84402917

410005

长沙市蔡锷北路教育街11号

当代教育论坛/Journal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教师及关心教育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场域干扰及排除

    贺星辉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离打造高校思政示范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文献研究与社会调研表明,该课程场域尚存在场域构造虚化、场域内部劣化、场域形式固化、场域内涵浅化、场域技术老化、场域建设弱化等多项干扰。"形势与政策"课建设要在思政课整体场域,同其他思政课程保持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在课程思政场域,形成与专业知识双向渗透的新态势;在校园文化场域,完善师资多元结构,促使多点生发与持续不断地释放课堂教学的内在张力;在社会生活场域,以学生为主体,高质量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贴近实践的教学活动;在网络信息场域,紧跟时代脉搏,持续保持高端运行。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场域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胡业权张丽丽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历史时代,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就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培育抓手,发挥各方合力,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体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二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论述的正确理解;三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四要落实"石榴红"项目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队伍。最终,使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为之士。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历史基础、演进脉络与实践路向

    郑刚吴娅鑫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的典范,构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对新时代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等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承续了近代以来勇于担当的教育使命,滋养于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谱系。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中国特有"为根本前提,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六个要""大先生"等重要教育论述一脉相承,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和内涵。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应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层面下功夫,从而为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

    教师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历史基础演进脉络实践路向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前提性追问、释义与实践路径

    贺慧敏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质量成长路径,即要以积极情感诠释职业价值,用仁爱情怀关照教育对象,在热爱情感中推进事业发展来实现教育爱;要通过保持开放式心态,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创新性阐述,积极主动超越现状、超越碎片化来实现教育教学优化,以此创新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教育家型教师教育爱教育教学优化学做新入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