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旅游(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旅游(中旬刊)
当代旅游(中旬刊)

月刊

1671-7740

ddlyxsb@163.com

0451-86706060

150090

哈尔滨市赣水路30号

当代旅游(中旬刊)/Journal Tourism Tod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公山旅游开发现状调查报告

    王凯
    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从旅游资源赋存条件、景观开发利用现状、旅游业发展瓶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张公山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新构想和相应的开发战略.

    馆张公山旅游开发调查报告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永青
    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天下苗族第一苗寨”之称西江千户苗寨,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使其具有较高的民族旅游研究和开发价值.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条件制约,旅游开发层次仍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对策.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问题对策

    华夏文明传承背景下河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

    赵娟娟宋晓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庆活动作为中原传统文化主要的现代表达方式,在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华夏文明传承为背景,以河南省节庆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针对性提出河南省节庆旅游开发创新对策,从而助推中原经济区打造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华夏文明传承节庆旅游开发

    分析黔东南村寨生态旅游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

    蔡婷婷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由于我国正在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移,所以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强调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其中黔东南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黔东南地区因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气息,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返璞归真自然文化生态地域”.作者在文中对黔东南地区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以苗侗民族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作为视角,证实了黔东南地区的生态旅游文化具有的潜力和价值.

    黔东南生态旅游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

    仰阿莎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构研究

    孟凡华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仰阿莎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当下一项全新的发展命题,有利于开展仰阿莎文化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区内的文化资源,发展黔东南州文化,保持仰阿莎文化可持续发展.

    仰阿莎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

    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高烈明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丽江是一个多民族和谐杂居,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共生共荣的特殊地区,在此地域内世居的丽江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且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共同构成了丽江民族文化多样而又独具个性的特色,由丽江丰富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形成的旅游资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研究探讨其特征,挖掘其内涵,对于丽江民族文化旅游的稳健持续的发展,以及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样性特征

    咸宁温泉文化旅游节深层次开发策略

    王素琴
    14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助推了温泉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在分析了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促进咸宁温泉文化旅游节深层次开发的策略.

    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深层次开发

    论日本饮食在河源的发展建议

    黄渊
    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饮食文化在河源传播的SWOT分析,以明确其优势、劣势,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善建议.

    日本饮食文化SWOT分析

    四川省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优化研究——基于供需错位角度

    刘妍田光占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中国现代旅游活动起步较晚、发展太快,导致旅游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供需错位的现象,这在应用型高等院校尤为突出.本研究分析了四川省旅游高等教育供需错位的问题,探讨了目前四川省旅游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认为,建立响应社会需求的动态课程体系,强调职业教育,整合课程内容,深化校企合作和适当调整实习方式和时间将有助于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优化.

    应用型旅游管理供需错位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优化四川省

    基于“工学结合”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王金洛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通过开展“2+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探索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多方联动”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英语人才.

    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