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维超惠文利张栋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历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推进,甘肃省的传统体育文化面临多重挑战,如环境变化、社会和经济变化、文化冲突和世代断裂等。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该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社会合作与支持、教育与培训、文化交流活动等。综合利用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确保甘肃省的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解决方案

    温县赵堡太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布正浩陈亚欢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温县赵堡太极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温县赵堡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对获得资料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温县赵堡太极拳起源于王宗岳,后来经过几代传人的创新和延伸,发展出多种拳架;继承"遵道"的生态认知观是温县赵堡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派别的一大特点,另一个特点是不断地借鉴与融合民间武技。

    温县赵堡太极拳起源特点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与机遇——以布拖县为例

    代伟男代梦然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凉山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调研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后地区彝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整理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为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困境与机遇,为制定符合新的社会背景需求的地区彝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措施提供参考。

    易地扶贫搬迁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胡明洋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现实困境及实践意义进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引领,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与高校体育文化密切相关、联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在于引领爱国导向,拓宽高校体育思政路径;倡导公平法治,构成社会发展实践平台;强健青年体魄,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追寻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促进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中民间体育的文化价值、现实挑战与历史使命

    李雙王洪玉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民间体育是折射时代演化的特殊符号,其通过独特的形式成为赓续中华精神血脉的载体,也是构筑乡村族群认同的关键路径。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过程中,暂时面临着传承主体缺位、文化生态凋敝及活力上限骤降等困境,民间体育要在重构乡土文化和回归乡土过程中坚持培育文化主体与受众,实现传承与革新并驾齐驱,以及催生乡村产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民间体育

    体育强国背景下女排精神融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

    吕丹刘宇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和体能的提升,还应当注重运动员精神品质的培养。而女排精神作为我国体育界的宝贵财富,其蕴含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等品质,正是新时代运动员所应具备的精神风貌。因此,该文基于体育强国背景,深入阐析女排精神的内涵,并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维度,探讨将女排精神有效融入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中的具体策略,旨在全面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持续推动体育事业更高水平的发展,进而更有力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体育强国"女排"精神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

    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培养

    景萌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提出对各科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战场,教师是主力军。课程思政是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下,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并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教育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导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关键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更是积极探寻体育运动项目与品德教育内在契合点的过程,应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渗透思想政治建设。

    课程思政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改革

    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融合路径研究

    徐巧
    146-14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使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入为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的现状、问题与举措。研究认为,价值观、教学内容、教育功能方面的契合奠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主要有课程内容、校园传统体育主题活动、课外拓展活动3种形式,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场地资源、学生兴趣、文化理解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强师资培训,全面优化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体系;建设场地设施,整体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家校社协同,构建一体化思政教育体系3个层面的融合路径。

    体育课程思政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建设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提升问题及路径研究

    白惠丰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提升问题及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具有多角度的课程育人意识、多广度的教育技术理念、多维度的课程内容整合能力三方面内涵特征。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提升还存在课程思政意识失之偏颇,体育课程思政理念缺乏;学校重视不足,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培训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等问题。研究建议: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教育部门要构建全方位教师培训体系;学校要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素养。

    新时代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路径

    粤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刘付新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政教育逐渐得到重视,成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模式,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而言,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政能力,完善民族体育课程建设,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以实现文化育人改革目标。对此,该文针对粤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展开分析,进一步普及并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并进一步传承我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课程评价方式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