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射频消融的治疗体会

    李金萍光雪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射频消融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应用射频消融治疗的106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8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消融成功率为97.50%;4例右心室特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成功率为100%;6例左心室特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成功率为83.33%;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消融成功率为87.50%;消融后2 h,出现室颤1例,及时除颤成功;随访1年,有5例出现复发,且4例再次消融成功,1例未进行第3次消融.结论 应用射频消融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成功率较高,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作相应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体会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孙伟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罹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3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在同时间段内在本院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13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病例组的130例患儿中,男68例,占52.31%,女62例,占47.69%.平均年龄(5.21±3.98)岁.出现高热的81例,占62.31%,出现阵发性连续咳嗽的79例,占60.77%,出现细湿啰音的52例,占40.00%,秋季和冬季发病的构成比为69.23%,74.62%的患儿出现补体C3、C4浓度下降,是否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白细胞计数结果,抗生素应用时间为小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180,0.385,1.368,P<0.05).结论 小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是否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白细胞计数结果,抗生素应用时间是小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肺炎支原体危险因素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杜国振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随机选出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种检查,即高敏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与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观察患儿接受3种检查方式后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经3种检查后,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阳性检出42例(84.00%),血常规阳性检出38例(76.00%),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阳性检出49例(98.00%),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但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阳性检出率(98.00%)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84.00%)、血常规检查(76.00%),并且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感染类型检出情况均优于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以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x2=10.69,P<0.05).结论 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诊断中,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可促进患儿病情诊断精准性的提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言冰蒋轶左宏波王志...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的7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通过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乙组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铂静脉化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为:84.61%、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洛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伴腹水的患者,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应用、推广.

    多西他赛洛铂卡铂腹腔灌注化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

    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观察

    陈世琢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月1月收治的8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丁螺环酮治疗,干预组应用坦度螺酮治疗,分析两组焦虑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焦虑症状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均治疗前改善明显,且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坦度螺酮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时明显优于丁螺环酮,且前者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广泛性焦虑症效果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

    康鑫李光勤刘明苏李琳...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根据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此研究共纳入15篇病例对照研究,共1368名患者被纳入此研究,Meta分析结果示病例组雌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MD=-1.37,95%CI:-2.08~-0.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雌激素水平差异结果可靠.结论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之间具有相关性,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雌激素缺血性脑卒中Meta分析

    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黄秀坤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环丙孕酮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内分泌指标水平及排卵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睾酮(T)、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卵率明显升高,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应用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糖代谢指标水平与内分泌指标水平,还可以提高患者排卵率,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复方环丙孕酮胰岛素增敏剂排卵率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王雪郑晓群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共36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期进行1个疗程治疗,完成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后立即消失.结论 针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曲美他嗪效果良好.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曲美他嗪临床效果安全性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对产妇的生殖健康及性功能的影响探究

    梁玉娟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产妇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对其生殖健康以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通过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2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术后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分为对照组(患者产后未出现并发症)和观察组(患者产后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评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标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3、6、9个月的性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6、9个月的性生活频率和性功能障碍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评价产后9个月术后并发症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的FS-FI评分均明显较低,性功能恢复较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的性生活频率少于孕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性功能障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9个月的性生活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9个月GQOLI-74评分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可严重影响产妇的性功能恢复,显著降低产后性生活,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需谨慎行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生殖健康性功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赵春凤万焕高月虹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分别为(38.42±4.58)ml、(11.23±5.66)h、(20.41±13.57)h、(5.14±1.38)d,对比照分别为(77.23±12.36)ml、(31.24±13.47)h、(40.22±13.54)h、(8.83±2.52)d,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为4.17%,对照组为27.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