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影像特征及诊断分析

    孙佳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及关节镜的检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计算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70例,分别为0级22例,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18例,Ⅳ级22例;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灵敏度为85。71%(60/70),准确度为84。38%(81/96),特异度为80。77%(21/26),经Kappa检验,MRI与关节镜诊断交叉韧带损伤一致性良好(Kappa=0。860)。结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MRI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可清楚的显示病灶处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有效诊断依据。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关节镜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

    张余良方轶群熊福水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贫血患者,并依据不同透析器与是否使用左卡尼汀分为4组,各16例。甲组仅给予低通量透析,乙组给予低通量透析联合左卡尼汀,丙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丁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比较4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甲组贫血无明显改善;与甲组比较,乙组、丙组、丁组血常规指标中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四项血清生化指标均优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症状有理想改善作用,可有效优化血常规指标,纠正患者的贫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的效果分析

    周贺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不同给药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02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单项注射,观察组实施双向注射,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指标、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前、麻醉后即刻、麻醉后5 min、麻醉后15 min、手术结束,两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补液量、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向注射相比,瘢痕子宫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分娩时行双向注射给药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手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给药方式瘢痕子宫剖宫产麻醉效果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林淑春王晓倩迟成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全身性发作型患者100例、单纯性部分发作型患者100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型患者100例、复杂性部分发作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LTG联合VPA治疗,比较不同类型癫痫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各类型癫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类型癫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4种类型癫痫患者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TG联合VPA治疗不同类型癫痫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LTGVPA治疗各种类型癫痫临床效果

    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姜志丽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CIN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IN患者实施高频电波刀手术,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频电波刀手术冷刀宫颈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SPD管理方法在互联网医院中的探索

    吴琼缪崇余仙容曹华...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互联网医院患者黏性不足问题,某三甲专科医院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探索构建了SPD互联网医院患者管理方法,即专业化服务(specialized service)、精准化导诊(precision guidance)、多样化交流(diverse communication),从而为该院互联网医院患者管理提供增加用户数量、稳固用户资源、促进活跃交流的支撑,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院患者黏性、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供创新途径。

    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SPD方法互联网医院

    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龚礼苗郑琳璐王新华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单纯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LASIK治疗。比较两组裸眼视力、视空间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总RMS值、散光度数、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1、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3 c/d和12 c/d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高阶像差总RMS值低于对照组,散光度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纹出现率和平滑型角膜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纹均基本消失,角膜逐渐向平滑过渡。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的飞秒LASIK治疗近视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常规飞秒LASIK,术后残留散光值低,视力恢复快,对比敏感度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波前像差视力

    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齐庆芬张岳利毛明利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固定导管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的95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3M伤口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对照组采用自黏性伤口敷料固定腰大池引流管,比较两组引流时间、非计划拔管及局部压疮情况。结果 观察组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间(9。5±2。4)d,对照组(9。7±2。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压疮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感染过程中,应用3M伤口敷料可减少非计划拔管及局部压疮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腰大池引流3M伤口敷料非计划拔管压疮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雨婷陈秋连涂韵之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妇均于剖宫产后测定糖脂代谢水平,根据糖脂代谢结果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糖脂代谢异常,n=15)与对照组(糖脂代谢正常,n=65)。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分析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程度、产次、孕周、不良孕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率≥30%、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0。5 h/d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5 kg/m2、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率≥30%、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0。5 h/d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产妇、孕前BMI高、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时间短是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糖脂代谢异常影响因素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附睾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忠健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附睾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283例,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并发附睾炎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215)。观察组术后发生附睾炎,对照组术后未并发附睾炎,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治疗,术后均接受常规前列腺电切术护理。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附睾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附睾炎的影响因素可能为年龄、术前尿潴留、糖尿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尿潴留、糖尿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等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附睾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术前患有尿潴留、糖尿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长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附睾炎的影响因素,临床预防附睾炎时应格外注意。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附睾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