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办法研究

    刘艳丽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办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2h、24 h出血量与第三产程时间,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8.13%(P<0.05);观察组产妇的治疗后2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并且第三产程时间为(1.9±1.2)h,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的(5.4±1.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中,有3例血压上升,有4例面部潮红,有2例轻度头痛,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共为9例,但在治疗24 h后,产妇的不良症状均消失.结论 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顺产后产后出血的预防

    程碧霞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顺产后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5例顺产产妇,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纳缩富素治疗,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比较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产后2h、产后12h、产后24 h的出血量比较,研究组出血量较少(P<0.05);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较短(P<0.05);与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与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顺产产后出血预防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国见白洁高卓章银娣...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对2015年8月~2016年12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86名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包括EVR、SVR、ETVR)、复发及影响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 患者治疗第4周均实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82名(95%)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抗病毒结束治疗12周HCVRNA<1 000 IU/ml).治疗前后患者血象稳定,无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出现.结论 对于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抗病毒安全有效.

    索非布韦+达卡他韦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王秀辉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与比较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患儿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和口服布洛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后比较,研究组1h、2h、3h、4h、5h患儿的体温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2h、3h、4h、5h患儿退烧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治疗小儿高热,前者效果优于后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临床疗效

    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体会

    廖良华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刻体会中医外治法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92例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6例,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6例,中医外治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术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满意度为93.5%,高于对照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多骨伤科疼痛性疾病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预后效果,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医外治法骨伤科疼痛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降低母婴风险的意义

    方秀丽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降低母婴风险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2例,均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饮食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取饮食运动疗法并用胰岛素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和母婴结局进行对比探究.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感染等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和巨大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运动疗法加以胰岛素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降低了母婴风险发生率,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饮食运动疗法母婴风险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及颅内压的影响

    项勇建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格拉斯哥预后(GOS)、Barthel指数(BA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为13.95%,术后24 h、72 h及1周颅内压为(22.84±3.71)mmHg、(19.61±3.35)mmHg、(14.75±2.95)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NIHSS、GOS及BAI评分分别为(10.39±2.61)分、(16.86±2.54)分、(4.25±1.2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的输血疗效评估

    丁琴丽邹丽萍赖蜜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输血疗效及输血安全性进行评估,为该类患者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输血对策.方法 选取20例在本科输血且DAT阳性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40例同时期在本科输血且DAT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Hb、RBC及Hct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RBC及H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RBC及H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输血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AT阳性患者输血时常常难以找到完全相合的红细胞,而该类患者有时又可能存在输血无效,因此只在紧急情况下输注少量红细胞,不应该盲目的由于配血不相合而坚持不给予输血,也不应该由于患者贫血而盲目输血.对于非抢救患者应首先查找病因,这样可以提高输血有效率,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输血疗效输血无效输血反应

    cNO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乃友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NO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5例cNO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4.5%(57/165),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多灶、肿瘤>0.6 cm、包膜侵犯、双侧癌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0.6 cm、包膜侵犯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NO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出现淋巴结转移比例高,对于肿瘤>0.6 cm、包膜侵犯PTMC的患者,建议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不同采血措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照分析

    傅桂霞张超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采血措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20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血措施进行血常规检验)与研究组(采用静脉血采血措施进行血常规检验)各110例.评价两组不同采血措施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与抽血过程的疼痛度.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抽血过程中的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末梢血采血措施,通过静脉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更高,适于临床应用.

    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