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菌群功能状态与其GLP-1含量变化的关联性分析

    王笑烨于轶楠米壶川辛爽清...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菌群功能状态与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含量变化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5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粪便,检测肠道双歧杆菌菌群(双歧杆菌总菌、婴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数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GLP-1水平,分析肠道双歧杆菌菌群功能状态与GLP-1水平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GL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青春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总菌、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T2DM患者青春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总菌数量与GLP-1含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T2DM患者GLP-1含量与青春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总菌数量呈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代谢情况.

    2型糖尿病肠道双歧杆菌菌群GLP-1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彭芳江光文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出院前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

    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和药效对比

    徐炜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急性冠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采用奥硝唑治疗的患者设置为A组,采用替硝唑治疗的设置为B组,采用甲硝唑治疗的设置为C组,对比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个疗程后,A、B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疗程后,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A组、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中均有显著效果,但奥硝唑、替硝唑的起效时间快于甲硝唑,不良反应少于甲硝唑,因此奥硝唑、替硝唑更具推广价值.

    奥硝唑替硝唑甲硝唑急性冠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邱靓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的7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同症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无形结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疱疹、皮肤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护理人员在此活动中获得满意的无形成果.结论 手足口患儿行品管圈护理,可加速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护理质量

    低年资护士职业韧性对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吴秀玉刘用玲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韧性对职业生涯状况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对低年资护士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韧性量表和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依据便利抽样的原则,对13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职业韧性与职业生涯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低年资护士职业韧性总分为(34.81±4.12)分,职业生涯总分为(74.11±4.32)分,职业韧性总分与职业生涯状况总分相关系数为0.438.结论 管理者应该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韧性对职业生涯状况的影响作用,通过提升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韧性水平,促进其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低年资职业韧性职业生涯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环境物表清洁度和院内感染的控制作用

    邹莹廖清戴钰勋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环境物表清洁度和院内感染的控制作用.方法 医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对所有医护人员(共46名)实施精细化管理,并将2016年7月~2016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相关数据与其进行对比.统计并对比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无菌要求掌握、无菌操作规范、工作责任感、手卫生保持评分变化.分别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00处医疗环境对其物表清洁度进行评估并对比.此外,分别在实施前后随机各抽取500例住院患者,统计并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无菌要求掌握、无菌操作规范、工作责任感、手卫生保持评分均远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疗环境物表清洁度分布及清洁度达标率与实施前对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所选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关于无菌操作方面的技能,还可改善医院环境物表清洁度,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精细化管理医院环境物表清洁度院内感染

    盐酸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王瑞利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4例急性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组62例,对照组在PCI术中辅以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PCI术中辅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流灌注及心功能、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Ⅲ级比例75.81%比对照组53.23%多,Ⅱ级比例9.68%比对照组24.19%少(P<0.05);观察组LVEF、LVEDD和LVESD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为(60.14±17.02)ng/L,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17.74%(P<0.05).结论 急性STEMI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能显著改善血流灌注,增强心功能,下调血浆BNP水平,并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效果显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盐酸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功能血流灌注

    耳内窥镜下鼓膜成形术对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影响及预后观察

    陈家军刘津王莹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窥镜下鼓膜成形术对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及预后的观察,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6例;单数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药物治疗;双数为观察组,患者采取耳内窥镜下鼓膜成形术;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1年,两组患者气骨导差、气导平均听阈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气骨导差、气导平均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2%)明显较对照组(60.53%)高,并发症发生率(3.95%)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复发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7.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膜成形术能够有效提高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且患者安全性较高,推广价值高.

    耳窥镜鼓膜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气骨导差气导平均听阈

    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研究

    唐龙泉傅梅吴国英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输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固相凝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首先对血小板阳性率和输血次数进行分析,然后对血小板抗体的筛查和血小板输注的效果进行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输注同型血小板,研究组:检测后血小板为阴性的患者输注同型血小板,抗体检查为阳性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选择相合的血小板输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1h,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评价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 90例患者中14例(15.6%)发现患者血小板抗体为阳性,且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越高(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90.8%,血小板抗体阳组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输注血小板1h和24 h后,其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血液病的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同时对阳性结果进行交叉配血,有利于了解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情况,可避免或减少同种免疫反应,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血小板抗体筛选交叉配型血液病血小板输注效果

    小议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及特点分析

    李琼刘丽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建立预案、材料准备、人员培训、现场调查、样品采集与优势菌观察、检验方法选择等方面充分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流程,为基层疾控中心缩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周期及提高检测率提供参考策略.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