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脑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汤池高斌王文雅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脑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脑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糖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时间(FIB)短于对照组,D-二聚糖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清脑通脉汤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确切,能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改善预后。

    急性脑梗死清脑通脉汤刺络放血神经功能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糖水平血小板聚集率

    12导联常规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汤周荣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2导联常规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期治疗确诊早期复极综合征48例,非早期复极综合征32例。所有患者均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单一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联合检查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以后期治疗确诊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4。38%,准确率为82。50%;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灵敏度为85。42%,特异度为87。50%,准确率为86。25%;联合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6。88%,准确率为95。00%;联合检查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可降低漏诊率,具有推广与借鉴价值。

    12导联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价值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的镇静镇痛效果

    张裴森白玉燕周沂霖何荷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静脉泵注Dex,研究组术后滴鼻Dex,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给药1、2 h后,研究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长于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结论 Dex滴鼻能提高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镇静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苏醒期镇静镇痛不良反应

    EGFR和p53及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尤晓夏宋卫国马慧君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p53、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EGFR、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EGFR、p53、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GFR、p53、Ki-67阳性率分别为55。43%、72。83%、43。48%,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4。13%、16。30%、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p53、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Ki-67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分子亚型有关(P<0。05);p53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分子亚型无关。结论 EGFR、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肿瘤发展有关,检测EGFR、p53、Ki-67水平能为临床诊疗乳腺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乳腺癌p53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与胃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程波刘巧珍曹清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DC25A)与胃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根据化疗后疗效评估标准,分为敏感组(n=53,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耐药组(n=47,稳定+进展),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00例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比较CDC25A在胃癌组织、胃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比较CDC25A在敏感组和耐药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C25A与胃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DC25A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25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解剖位置无关。100例胃癌患者中有47例对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耐药率为47。00%。敏感组CDC25A阳性率低于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C25A表达水平与胃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呈正相关(r=0。582,P<0。05)。结论 CDC25A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相关,且CDC25A表达较低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后,耐药性更低。

    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胃癌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耐药

    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胎心监护图形分析

    陈莹汪俊红季淑英刘丹...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胎心监护图形,以提高产前胎儿窘迫诊断准确率,降低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72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胎心监护三类评价系统分析患者的胎心监护图形、胎儿窘迫符合率、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图形特征及胎心监护Ⅱ类图形不同特征胎儿窘迫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723例中新生儿窒息共176例,其中Ⅰ类图形0例;Ⅱ类图形145例,胎心基线微小变异所致的新生儿窒息占比最高为31。3%(55/176);Ⅲ类图形31例。Ⅰ类图形40例,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为5。0%;Ⅱ类图形585例,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为60。2%;Ⅲ类图形98例,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为88。8%。Ⅱ类图形和Ⅲ类图形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均高于Ⅰ类图形(P<0。05)。Ⅱ类图形中,胎儿心动过速和显著变异的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其他Ⅱ类图形(P<0。05)。结论 胎心监护三级分类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胎心监护图形的正确解读,从而减少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胎儿窘迫剖宫产率胎心监护三类评价法剖宫产指征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万阿玲万凤至朱艳凡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S)与TVCDS检查。比较TACDS与TVCDS宫外孕诊断准确率、TACDS与TVCDS对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胚芽、附件区包块及假孕囊的检出率及TACDS与TVCDS在输卵管、卵巢、宫颈、宫角、腹膜等部位中孕囊的检出率。结果 TVCDS宫外孕诊断准确率(95。35%)高于TACDS(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DS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37。21%)、盆腔积液检出率(83。72%)、胚芽检出率(44。19%)、附件区包块检出率(95。35%)及假孕囊检出率(45。35%)均高于TACDS(12。79%、68。60%、18。60%、84。88%、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DS在宫颈妊娠中孕囊的检出率(100。00%)、宫角妊娠中孕囊的检出率(100。00%)均高于TACDS(53。85%、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DS与TVCDS在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及腹膜妊娠中孕囊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CDS可作为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优选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获得清晰的声像图特征,检出宫角等部位孕囊,指导临床治疗。

    宫外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

    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膀胱出口梗阻的预测价值

    王明侠彭玉荣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在膀胱出口梗阻(BOO)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BOO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非BOO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压力-流率测定(PFS)和B超检查。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指标、逼尿肌厚度,分析尿动力学指标与逼尿肌厚度的相关性,以PFS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对BOO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力(Pdet-Qmax)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PVR)多于对照组,排尿量少于对照组,且逼尿肌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det。max、Pdet-Qmax、PVR与逼尿肌厚度呈正相关(r=0。347、0。321、0。416,P<0。05);排尿量与逼尿肌厚度呈负相关(r=-0。299,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显示,当逼尿肌厚度为1。62 mm时,曲线下面积(ACU)为0。709,敏感性为0。761,诊断价值较理想。结论 B超测定逼尿肌厚度在BOO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BOO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膀胱出口梗阻B超逼尿肌厚度预测价值

    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范锋崔鸿崔峰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5例。单一治疗组采用放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疾病缓解率、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94。29%)、疾病缓解率(62。86%)均高于单一治疗组的(71。43%、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化疗+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可提升疾病控制率和缓解率,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可有效提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整体预后水平。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抗血管形成药靶向治疗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廷婷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肛门括约肌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原癌基因DEK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肛门括约肌功能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RAIL水平高于对照组,DEK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改善其肛门括约肌功能,调节TRAIL、DEK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