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白汤配合紫外光照射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陈小平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白汤配合紫外光照射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选取60例白癜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单一的使用外用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消白汤配合紫外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和分析,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后期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73.33%,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白癜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消白汤配合紫外光照射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与单纯的紫外光治疗对比,其治疗效率更优越,适合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消白汤紫外光照射白癜风临床疗效

    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兰浩李文斌陈勤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61例行以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61例行以阿卡波糖片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的患者例数及占比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单纯使用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安全性高,该治疗方式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糖尿病阿卡波糖片甘精胰岛素血糖情况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氟米龙配合更昔洛韦治疗HSK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罗慧娟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氟米龙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HSK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5%、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眼部疼痛缓解时间及角膜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分别为9.09%、25.4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K患者采用氟米龙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角膜修复愈合,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氟米龙更昔洛韦

    运用PSBH理念的干预措施提升NICU手卫生意识

    黄素玲施春兰汤利洪雅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NICU所有医护人员进行3个月手卫生督查、知识培训等干预措施,使其每日手消液消耗量、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得到提升,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运用PSBH理念,采用督查、培训以及手消液使用量的统计及现场观察手卫生并记录比较等.结果 2017年第一季度各项监测数据与2016年同期比较: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分别上升13.33%、19.46%;手消液消耗量增加了25600 ml,每床日手消液使用量上升了4.43 ml;每班次手消液消耗量增加6.74 ml.医院感染例次率下降1.32%;病原菌例次数减少6例次.结论 说明经过督查、培训等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总体上升.

    手卫生医务人员手消液消耗量医院感染

    血液灌流技术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疗效分析

    包磊郑鹏杨卫展小红...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技术(HP)应用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抢救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AOPP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n=20),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纳入血液灌流组(n=35),比较两组一般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记录并发症.结果 血液灌流组治疗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CHE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均降低,且血液灌流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并发症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应用于AOPP患者抢救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对肝功能的损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血液灌流技术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结节影中的诊断价值

    江焰平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结节影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就诊的发现肺部结节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包括:CA50、SCCA、NSE、CYFRA211.经过CT以及穿刺病理诊断后,对比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确诊结果的吻合度.结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确诊结果吻合度很高,有很好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对肺结节影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肺结节影诊断价值

    瑞芬太尼全麻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洪蕾张琳玲张楠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全麻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60例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Ⅰ组)、常规全麻组(Ⅱ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0)、切皮(T1)、胎儿娩出(T2)、出室(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到切皮(I-P)、切皮至子宫切开(P-U)、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I-D)、子宫切开到胎儿娩出(U-D),记录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以及即刻脐动脉的血气分析以及两组产妇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新生儿需要加压给氧和气管插管的例数.结果 两组产妇在T1、T2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Ⅱ组在T1、T2时点的SBP、DBP、MAP和H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的血气分析、新生儿加压给氧的例数和气管插管的例数、产妇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全麻可安全用于二次剖宫产的手术,且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瑞芬太尼二次剖宫产血气分析

    SIPS评分指导急诊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研究

    王地梅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IPS评分指导急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急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更多的临床客观评价指标.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可疑呼吸系统及腹腔感染患者148例,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74)与对照组(n=74),观察组应用SIPS评分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14分患者加用抗生素,对照组根据国家治疗指南标准和医生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治疗时间、抗菌药物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WBC、hs-CRP水平及SI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SIPS评分指导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化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急诊科抗菌药物SIPS评分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102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评价

    武一萍高云赵丽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小儿疱疹性咽峡炎202例,均为本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n=100)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n=102)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8.0%;相较对照组80.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流涎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及疾病总病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用药期间,仅2例腹泻,不良反应率为2.0%;对照组皮疹、食欲下降各2例,不良反应率为4.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为轻微症状,未影响治疗.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康复新液联用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病程,改善血清炎性水平,且具较高安全性.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康复新液临床合理用药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刘孚强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9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按照抽签法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律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应用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