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见性护理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苏宝珍陈丽味郑婉玉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组方法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宫腔镜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和全面普及.

    宫腔镜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周章军李雯雯杜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75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组.对照组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治疗组用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比较两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肝功能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异常出现率、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似;治疗组肝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相近;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出现率、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孢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升高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改善细胞免疫,减轻肝功能损害,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环孢素A十一酸睾酮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效果

    大鼠周围感觉神经缺损采用远断端侧吻合的功能研究

    任远飞钟声张铁慧杨文峰...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周围感觉神经端侧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桥接吻合组、端侧吻合组,每组10只.术后12周行肉眼观察、光镜下神经纤维计算、肌电图检查.结果 桥接吻合组与端侧吻合组在肉眼观察、光镜下神经纤维计算、肌电图检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侧吻合可以恢复感觉神经功能.

    周围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修复再生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方兰许俊苏静霞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与对照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脑卒中史、高血压史(>5年)、高D-二聚体、高同型半胱氨酸、颅内动脉狭窄及同侧颅外段血管狭窄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同侧颅外段血管狭窄、高D-二聚体水平、高血压(>5年)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史、颅内动脉狭窄、同侧颅外段血管狭窄、高D-二聚体水平、高血压(>5年)等因素是诱发脑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优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指导作用.

    进展性脑梗死动脉狭窄D-二聚体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仓定伟卢坤王栋梁王四清...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例号1:1分组法,包括传统组(n=25)和实验组(n=25),传统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围术期术中出血量(60.5±10.8)ml、手术时间(52.4±15.6)min,住院时间(6.25±1.23)d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112.5±15.4)ml、手术时间(89.5±14.8)min、住院时间(9.32±1.36)d,且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3.14±0.56)明显较传统组(5.69±0.48)低(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6%远高于传统组68%(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效果较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加速腰椎功能活动恢复进程,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经皮椎间孔镜选择性减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

    强脉冲光自动脉冲联合丹参酮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吉凤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自动脉冲联合丹参酮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自动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果:优21例(48.84%)、良19例(44.19%),优良率为40例(93.03%);对照组优12例(27.91%)、良20例(46.51%),优良率为32例(74.42%),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χ2=3.888,P=0.048).结论 强脉冲光自动脉冲联合丹参酮能够有效改善痤疮患者皮损减退率及色素沉着消退指数,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痤疮强脉冲光治疗丹参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发展性照顾应用于早产儿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甘淑辉朱霞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应用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家属愿意配合研究.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奇数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偶数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发展性照顾护理.对两组早产儿每天睡眠时间、喂奶量,正常体质量达标时间、家属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记录,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每天睡眠时间与喂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正常体质量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可以提高每天睡眠时间与喂奶量,减少体质量达标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借鉴.

    早产儿护理发展性照顾效果生存质量

    PDCA循环对提高临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曾勇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PDCA循环在提高临床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接受PDCA循环管理的10名护理人员归入观察组,未接受PDCA循环管理的11名护理人员归入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相应考核,以考核结果 判定PDCA循环管理的相应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规范标准掌握情况评分、护理操作规范情况评分、护理对象满意度评分依次分别为(97.64±1.58)分、(98.15±0.27)分、(98.94±0.78)分和(82.63±3.44)分、(80.05±2.40)分、(83.63±2.50)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对提高临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能够强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PDCA循环手术室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应用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傅义红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妇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16名在编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2月~2017年5月期间的妇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然后和2016年7月~2016年10月(实施绩效考核前)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实施绩效考核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绩效考核妇科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付曙光周敏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予以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28例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对比两种术式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疼痛、腰部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行PTED治疗,术后患者疼痛、腰部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微创P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