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评分法在小儿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刘影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护理评分法在儿科临床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156例危重病患儿,其中观察组78例危重患儿根据护理评分法评估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另同期78例危重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评估措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8例、无效11例,死亡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病死率为3.8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占优(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15例,发生率为19.23%,对照组为42.3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其中观察组中护理评分不同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分≥81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护理评分法对于提高小儿危重病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护理评分法小儿危重病儿科护理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64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斐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施以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64例肺心病病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分别配以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有效率(87.500%),高于常规组(6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9.16±2.19)d,常规组住院时间(13.27±3.05)d,研究组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健康、机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上配以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及生活质量相应提高,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无创呼吸机肺心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SAS、SDS评分差异比较分析

    吴琼张彩虹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SAS、SDS评分差异的影响.方法 针对性选择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循征护理,而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评价.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采取循征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不同护理模式SAS评分SDS评分心血管疾病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梅快花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研究组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照组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及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安全管理、包装区管理、无菌区管理以及污染区管理的评分均比实施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院内感染供应室质量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对BiPAP呼吸机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生理指标、依从性与并发症的影响

    李清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无创呼吸机(BiPAP呼吸机)治疗急诊呼吸衰竭对患者生理指标、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以为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急诊内科综合治疗及BiPAP呼吸机面罩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时的生理指标、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生理指标:试验组PaCO2(43.32±5.26)mmHg、PaO2(86.34±5.11)mmHg、呼吸频率(20.03±2.86)次/min、心率(88.46±4.35)次/min,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试验组38例,完全依从率达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2%(P<0.05).并发症:试验组并发呼吸道不适3例,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生理指标,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优质护理无创呼吸机急性呼吸衰竭生理指标依从性并发症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

    张建红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异位妊娠患者46例并分为两组,各23例.所有产妇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腹痛消除时间、包块完全消失时间、阴道停止出血时间和异位妊娠治疗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护理前后情绪状况和生存质量.结果 综合组异位妊娠治疗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腹痛消除时间、包块完全消失时间、阴道停止出血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前两组情绪状况和生存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综合组情绪状况和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速包块和腹痛消除,有效止血,减少用药副作用,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和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护理不良反应

    探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鞠晓杰李娜董杰王庆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膝关节镜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对患者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及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术程序化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

    王丽欣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路径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路径,临床路径组(4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宣教评分、手术依从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焦虑等评分.结果 临床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常规路径组75.00%(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宣教评分、手术依从评分优于常规路径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临床路径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优于常规路径组(P<0.05).结论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和手术依从性,缓解各种负性情绪,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价值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

    孙楠楠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筛选某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的患者数据作为参考,在此期间接诊诊治的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方案,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满意率93%,参照组满意度率70%,两组对比前者优势非常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血栓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优质护理方案能够取得极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步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宫颈癌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张璐璐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举措.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展开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的参照组(60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的研究组(60例),分别观察及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治疗期间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研究组分别明显的高于、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患者的出血发生率,参照组多于研究组(P<0.05);统计两组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实施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针对性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