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比较

    孙佳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经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确诊为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比较CT与MRI在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术后切除物病理检查显示,2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腹壁18例(左上、右上腹壁各2例,左下腹壁6例,右下腹壁7例,脐周1例),病灶位于腹腔4例,病灶位于腹膜后2例。24例患者中纤维瘤直径>5 cm 17例(70。83%),单发22例(91。67%),形态不规则14例(58。33%)。CT平扫检出18例(75。00%),其中病灶呈稍低密度13例,呈等密度5例,扫描均未见坏死、脂肪及钙化;增强扫描中病灶内部及周边可见条状、斑片状无强化低密度影12例,动脉期可见大部分病灶不均匀强化(轻度),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明显强化。MRI检查检出23例(95。83%),其中T1WI呈等信号14例,呈稍低信号9例,T2WI均呈稍高信号,在SE序列中T2WI呈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可见病灶在动脉期、静脉期呈不均匀强化(中度),延迟期明显强化,其中病灶均可见低信号影16例;MRI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 CT与MRI对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均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MRI对本病的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CTMRI密度检出率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影响

    唐惠秦浩歌朱红欣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31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作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30 d,替格瑞洛组IPA高于氯吡格雷组,BV高切、BV低切、PV水平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对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抑制作用更理想,用药后可在较短时间迅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血流状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血小板抑制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

    五皮饮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的疗效

    李玲王龙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五皮饮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64例,根据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皮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两组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皮饮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五皮饮呋塞米肝功能

    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刘春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TBi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L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恩替卡韦治疗,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

    HBeAg阳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

    鼻内镜下微波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王露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微波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7例A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7)与B组(n=50)。A组采用微波消融治疗,B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鼻腔功能、鼻部症状评分及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MTT值、MT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MTT值、MTR值均低于术前,且B组MTT值低于A组,但B组MTR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鼻内镜下微波消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AR效果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鼻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变应性鼻炎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鼻腔功能鼻部症状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

    陈建华颜秀回赵家和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促使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骨折愈合

    局部降温在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熊琴胡婷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局部降温对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一体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局部降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舒适度(Kolcab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依从性及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Kolcab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降温可有效提升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灌注化疗舒适度,减轻患者痛感,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功能状态。

    局部降温腹腔热灌注晚期结直肠癌舒适度依从性

    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石少江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全口义齿修复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具体的处理对策。结果 50例全口义齿修复失败患者中,20例患者因义齿修复体松脱导致(占比40。00%),10例患者因基托折断、断裂导致(占比20。00%),8例患者因人工牙折断导致(占比16。00%),5例患者因颌位关系存在误差导致(占比10。00%),4例患者因美观原因导致(占比8。00%),3例患者因其他原因导致(占比6。00%)。经过处理、修复并且制作新义齿,43例患者非常满意(占比86。00%),6例患者基本满意(占比12。00%),1例不满意(占比2。00%)。结论 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原因较多,需根据患者适应证减少不良应激反应,提升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率。

    全口义齿修复失败原因处理对策

    1470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应用

    亢渐张丽娜牛吉瑞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行1470 nm激光解剖性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和CT或MRI检查,术前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析1470 nm激光在解剖性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并且术中无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15。3±4。9)min,术后冲洗液无色或淡粉色,未见血块,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结论 1470 nm激光应用于解剖性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中效果显著,具有无瘤原则,利于肿瘤分期,可减少闭孔反射。

    膀胱癌1470nm激光解剖性切除

    45例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分析

    田孝锋丁金琴郑建军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诊疗经过,总结经验,以期改善疾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45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肠镜特点、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45例IC患者,88。9%(40/45)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腹部手术史等基础疾病。典型症状为腹痛(95。6%)、便血(93。4%),常见体征为腹部压痛(77。8%)。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腹部CT可见肠管扩张、管壁增厚和渗出(阳性率占66。7%)。入院后12~72 h行肠镜检查,发现病变好发于降结肠(46。7%)及乙状结肠(42。2%),呈节段性改变,典型表现为糜烂、溃疡形成,病理缺乏特异性,呈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经中-高流量吸氧、使用抗菌药物、改善微循环、补液等治疗,45例均好转出院。结论 急性剧烈腹痛、便血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IC的可能,早期肠镜检查和腹部CT检查是诊断的关键,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缺血性结肠炎基础疾病诊疗经过结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