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分析

    潘鑫吴雪芹伍星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和药物保守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50例(支架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50例(药物组),临床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狭窄范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支架组的NIHSS评分和颈动脉狭窄率均低于药物组(P<0.05),支架组术中有2例迷走反射,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药物组亦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药物治疗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孙惠赵鹏胡晴晴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40例正常产后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尿道膀胱后角(Ar、As)、膀胱颈旋转角(θ)、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Bs)、膀胱颈移动度(Mu)以及尿道内口形成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Ar、As、θ等显著大于对照组,Br、Bs及Mu等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85.0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道内口形成率12.50%(5/40)(P<0.05).结论 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超声检查的超声参数可有效反应产妇尿道、膀胱支持结构与功能变化情况,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超声应用价值

    立体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张义伍桂友赵治江连少雄...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采用立体式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立体式引流术,为32例);另一组为对照组(传统的切开挂线术,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主创面长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换药疼痛评分、术后肛门失禁评分、术后脓肿复发或形成肛瘘等方面情况.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12.5±1.8)d,少于对照组(16.5±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2,P=0.000);实验组主创面长度(3.2±0.6)cm,少于对照组(5.9±1.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32,P=0.000);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5.1±3.4)d,少于对照组(40.2±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3,P=0.000);实验组换药疼痛(15.7±4.1)分,少于对照组(30.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89,P=0.000);实验组术后肛门失禁(0.06±0.1)分,少于对照组(0.78±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8,P=0.000);实验组脓肿复发或形成肛瘘(3.12%),少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402,P=0.03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主创面长度、换药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脓肿复发或形成肛瘘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立体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疗效满意,安全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立体式引流术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曹续政孙博翟大明徐月...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丙戊酸治疗,研究组则接受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DL-C为(2.42±0.28)mmol/L,HDL-C为(1.48±0.41)mmol/L,TG为(0.91±0.49)mmol/L,TC为(3.44±0.75)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癫痫每天发作次数为(1.83±0.49)次,癫痫持续时间为(1.68±0.34)min,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为(6.72±1.3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8.11±1.33)分,数字广度顺背测试评分为(10.59±2.38)分,连线测试B评分为(169.97±2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癫痫患者应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拉莫三嗪丙戊酸癫痫临床效果

    疏肝通络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全芳谢建军郑慧瑶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通络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淋巴按摩,观察组41例给予疏肝通络法配合淋巴按摩.比较两组疗效、依据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的评分及依据乳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DASH评分及FACT-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给予淋巴按摩相比,疏肝通络法配合淋巴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臂围、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上肢功能,利于患者恢复.

    临床研究上肢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淋巴按摩疏肝通络法

    早期宫颈腺鳞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状态的研究

    涂云霞邓颖辉熊丹潘玫...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腺鳞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117例宫颈腺鳞癌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 宫颈腺鳞癌在绝经前后、FIGO分期、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方面ER、PR阴性率均高于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认为对于早期宫颈腺鳞癌术后的患者,进行ER、PR检测,为术后提供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但激素替代治疗是否会对宫颈腺鳞癌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仍需进一步随访及研究.

    宫颈腺鳞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联合检测食管癌手术患者CTCs、CEA、Scc和CA199的临床意义

    张胜强崔虎军郭建宇李荣辉...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循CTCs、CEA、Scc、CA199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12例,检测患者外周血CTCs、CEA、Scc、CA199在术前和术中含量,比较术前术后上述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患者外周血CTCs、CEA、Scc、CA199的含量,手术前较手术后含量高;Ⅲ期的患者上述指标含量最高,而Ⅰ期和Ⅱ期的患者上述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患者29例,其外周血CTCs、CEA、Scc、CA199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出现肿瘤复发患者;联合检测CTCs、CEA、Scc、CA199的含量对于评估食管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CTCs、CEA、Scc、CA199的含量对于食管癌早期诊断与评估分期有一定价值,对诊断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

    MRI诊断在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齐洁胡志华邓秋云熊伟...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诊断在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主述后踝疼痛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MRI进行诊断,对照组给予常规X线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手段在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使用MRI诊断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MRI检查对于踝关节骨性结构改变的检出率(97.50%)高于对照组X线检查(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MRI检查对于踝关节软组织结构改变的检出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X线检查(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X线可对骨性结构改变的存在有很好的显示,但MRI检查不仅对骨性结构改变显示很好,对软组织结构改变更有特征性表现,应用价值高于X线检查.

    应用价值诊断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NT-proBNP检测在赣南基层医院儿童心力衰竭早期识别的应用

    郭洲萍谢佩倍张杨黄朝鸿...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赣南基层医院儿童心力衰竭早期识别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赣南基层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入PICU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50例作为治疗组,收集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患儿入院时、治疗后的血浆NT-proBNP水平,对照组儿童体检时的NT-proBNP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可见治疗组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且治疗组患儿急性期的NT-proBNP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NT-proBNP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客观实验室指标,有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儿童重症肺炎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前体

    乳腺肿瘤微环境中益母草碱调控caveolin-1蛋白对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黎秋如肖亮李仲民肖春海...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肿瘤环境中益母草碱调控caveolin-1蛋白对表皮生长因子乳腺肿瘤微环境中益母草碱调控乳腺成纤维细胞caveolin-1蛋白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50例乳腺癌细胞及乳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模型,抽取25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2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益母草碱干预,分别检测乳腺成纤维细胞增殖、caveo-lin-1蛋白、EGF因子表达,并对比其结果.结果 观察组纤维细胞增殖快于对照组,caveolin-1蛋白、EGF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碱能影响乳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caveolin-1蛋白和EGF因子表达,可为乳腺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乳腺肿瘤微环境益母草碱乳腺成纤维细胞caveolin-1蛋白EGF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