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刀与传统电刀用于乳腺癌术中乳房组织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

    温云隆刘琳琳曹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刀与传统电刀用于乳腺癌术中乳房组织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中应用传统电刀,研究组术中应用超声刀,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检出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游离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皮下积液、术后出血、术中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术中应用超声刀进行乳房组织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疗效显著,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小,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刀传统电刀乳腺癌术乳房组织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张俊勇裴亮周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CBP)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进行CBP期间,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行无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水平、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T、PT、APTT水平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肝素抗凝CBP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脓毒血症凝血功能肾功能

    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翟炳生金宝利王朝鲁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和联合组(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Harris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单一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Harri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90。15±2。88)分]、Harris量表评分[(85。23±2。45)分]均高于单一组[(78。88±3。15)、(75。12±5。17)分],SDS量表评分[(25。22±5。29)分]、疼痛评分[(1。22±0。25)分]低于单一组[(40。22±3。12)、(3。59±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缓解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可提高预后水平。

    透明质酸钠中药熏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肌腱转位术治疗桡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吴杰李忠义韩操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腱转位术治疗桡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桡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肌腱转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桡神经支配指总伸肌的肌电图水平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波幅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 采用肌腱转位手术进行治疗桡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兴奋度,促进功能恢复,有效恢复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肌腱转位术桡神经损伤晚期功能障碍肌电图

    针灸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福田李森史伟琳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康复训练及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和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患者辅以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神经递质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针灸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细胞因子神经递质

    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预测意义

    丁建娥姜丹丹丁金钰刘赫...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预测意义,为产前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4—12月于本院产检的74名O型Rh(D)阳性孕妇,且孕妇与丈夫血型不同。检测孕妇孕晚期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并随访孕妇至产后。记录新生儿发生ABO HDFN情况,并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ABO-HDFN,将孕妇分为ABO-HDFN组(n=39)与对照组(n=35),并分析孕妇上述检测指标与ABO-HDFN的相关性。结果 ABO-HDFN组与对照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O-HDFN组孕妇的VE-Cad、P-Selectin、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晚期测定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对防治ABO型HDFN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孕晚期血管内皮钙黏蛋白P-选择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ABO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途径及花生四烯酸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的回顾性分析

    喻斌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应用于花生四烯酸(AA)途径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行TEG检测ADP途径、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类型分为单纯A组(服用阿司匹林),单纯B组(服用氯吡格雷),联合C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联合D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比较不同途径患者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比较不同用药患者ADP、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疗效。结果 ADP途径检测TG结果明显低于AA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D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A组、单纯B组、联合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A组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联合D组、联合C组、单纯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检测需评估TG指标,在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疗效中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替格瑞洛疗效显著,在AA途径血小板抑制率疗效上阿司匹林应用疗效显著。

    血栓弹力图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抑制率

    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商慧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120例PPR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孕龄分为A组(孕28~31周)、B组(孕32~33周)、C组(孕34~36周),每组40例。3组均实施期待治疗,比较3组妊娠结局、临床指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C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延长妊娠时间均短于A组,C组短于B组;B组、C组出血量均少于A组,C组少于B组;B组、C组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A组,C组高于B组;B组、C组出生后体质量均大于A组,且C组大于B组;C组期待治疗时间短于A组、B组,且B组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孕龄PPROM患者实施期待治疗效果不同,孕龄<28周效果相对较差,孕32~36周者效果理想,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同孕龄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妊娠结局

    异丙托溴铵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患儿的最佳协同剂量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郑志凌黄爱玲李育文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患儿的最佳协同剂量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大剂量雾化吸入1次沙丁胺醇(0。15 mg/kg)和异丙托溴胺(10 mg/kg),B组每20分钟雾化吸入1次小剂量沙丁胺醇(0。1 mg/kg)和异丙托溴胺(5 mg/kg)。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哮喘症状控制测试(ACT)、心率变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B组FEV1和FVC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ACT评分均明显升高,且B组变化更为明显,治疗40、60 min时,B组ACT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心率变异系数和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托溴铵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急性哮喘患儿可协同增强疗效,具有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小剂量多次给药是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哮喘异丙托溴铵β2受体激动剂协同作用

    胆道吻合术治疗胆管扩张症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徐志诚李春海王晓东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胆道吻合术治疗胆管扩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胆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矩形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反流性胆囊炎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反流性胆囊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近期并发症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矩形瓣术治疗胆管扩张症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胆道吻合术胆管扩张症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