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4731-3p对肺癌诊断价值研究

    丁琳王晓琳牛晓艳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4731-3p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对miR-4731-3p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miR-4731-3p水平,并对不同临床病理参数肺癌患者miR-4731-3p表达情况进行对比,以ROC曲线分析miR-4731-3p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miR-4731-3p相当于内参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吸烟情况及病理类型肺癌患者miR-4731-3p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肺癌患者miR-4731-3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远处转移患者miR-4731-3p表达水平明显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731-3p对肺癌诊断截断值为0.729,AUC为0.911(P=0.023),灵敏度为82.05%,特异度为90.04%.结论 肺癌患者miR-4731-3p血浆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其表达水平随肺癌患者TNM分期升高而升高,远处转移患者miR-4731-3p表达水平也较高.miR-4731-3p对肺癌诊断截断值为0.729,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miR-4731-3p肺癌诊断

    MIF和PRL-3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李海林张高坤张高秋张黎...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及肝转移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PRL-3)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方式测定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IF和PRL-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F和PR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MIF在男性、年龄≥60岁、肿瘤≥5 cm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女性、年龄<60岁、肿瘤<5 cm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ukes分期C+D期、组织分化程度低、肝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织分化程度高+中、无肝转移患者(P<0.05);PRL-3在男性、年龄≥60岁、Dukes分期A+B期、组织分化程度高+中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女性、年龄<60岁、Dukes分期C+D期、组织分化程度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肿瘤≥5 cm、肝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肿瘤<5 cm、无肝转移患者(P<0.05).结论 MIF和PRL-3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为结直肠癌诊疗提供参考.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结直肠癌肝转移

    超声心动图对正常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的频谱分析

    林深陈倬王诗雅罗舒榆...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正常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进行频谱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门诊以及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多中心数据库中,300例孕龄20~40周且随访结果为正常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采取图像的主动脉峡部内径、主动脉峡部收缩早期流速、收缩末期流速、收缩末期持续时间、舒张早期流速、舒张中期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手动描记血流频谱的RI值、PI值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主动脉峡部收缩末期血流频谱主要有以下3种不同情况:①中孕晚期,主要表现为折线型,即基于基线对侧的极短暂反折线,其中舒张期和收缩期频谱血流流速均不为0;②晚孕早期,主要表现为凹陷型,即基于基线对侧的短暂反折波,其中舒张期和收缩期频谱血流流速均为0;③晚孕晚期,主要表现为逆向型,即基于基线对侧的明显的反向波峰,其中舒张期和收缩期频谱血流流速均为负数.随着正常胎儿孕周的增加,其主动脉峡部最大内径也呈现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线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胎儿主动脉峡部最大内径与孕周之间存在明显的直线正相关(r=0.719,P<0.001).随着孕周增加,正常胎儿的主动脉峡部心排出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峡部心排出量与孕周呈现明显正相关(r=0.369,P<0.001).主动脉峡部收缩早期流速、收缩末期流速、收缩末期持续时间、舒张早期流速、舒张中期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手动描记血流频谱的RI值、PI值均与孕周呈现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正常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频谱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据此对胎儿的心功能进行早期筛查.

    超声心动图正常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频谱分析

    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骆飞杨瑞金叶新运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语言区胶质瘤患者6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58例,术前行多模态神经导航,术中利用皮层电刺激技术监测重要神经传导束,利于手术切除治疗的开展,实现脑结构的保护.结果 肿瘤全切除55例,肿瘤次全切除术8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6例语言区胶质瘤患者经治疗后语言功能改善2例,3例患者语言功能无明显变化,而1例患者语言功能出现恶化.31例患者术前肢体肌力正常,术后8例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经康复指导后恢复正常,另外27例患者术前肌力下降,经手术治疗及康复指导后,20例肌力得到改善,但7例患者肌力恶化,康复指导改善后仍弱于术前.结论 在脑功能区胶质瘤诊治中利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可实现脑功能区的定位,利于为制定手术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病灶完全切除,同时术中应用皮层电刺激技术可进行脑功能结构的定位和保护,避免损害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多模态神经导航皮层电刺激技术脑功能区胶质瘤

    蒙脱石散与双岐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徐建伟李杨叶天然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与双岐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5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25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单独使用蒙脱石散治疗.以对照组受试者为基础,观察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00%,观察组为8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腹痛缓解时长、呕吐缓解时长、便常规恢复时长、大便恢复时长以及退烧时间明显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CD4/CD8比值、IgG以及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8比值、IgG以及IgA显著上升(P<0.05).结论 对于小儿腹泻患者,在开展治疗时,使用双歧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病患机体免疫功能.由此能够看出,此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蒙脱石散双岐杆菌三联活菌散小儿腹泻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

    尹桂明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8例,观察组应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疼痛评分、骨折恢复时长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疼痛评分以及骨折恢复时长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薛志华张英芝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s,GBS)败血症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儿科收治的B族溶血链球菌败血症新生儿共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将20例晚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情况.比对两组患儿并发发热及化脓性脑膜炎情况.比对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血常规检查后,极少数患儿白细胞,血小板呈降低情况;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大部分患儿呈现升高情况.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则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及呼吸困难,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儿临床表现则主要以发热及化脓性脑膜炎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培养药物试敏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和青霉素敏感.两组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晚发型GBS败血症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性较高,同时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但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预后较为良好,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GBS败血症早发型晚发型新生儿

    孙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郑德来李强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孙氏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实施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孙氏手术)的60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photograph angiography,CTA)确诊为TAAD,均采用低温停循环联合脑灌注脑保护,最终实施孙氏手术,根据主动脉根部情况,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或David手术.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70±6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62±43)min,脑灌注时间(41±14)min,住院期间死亡7例,3例死于术后出血,3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胸骨哆开3例,脓毒血症3例,术后脑卒中1例,乳糜胸1例,声带麻痹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5例,二次手术5例.出院后30 d无死亡病例,行血管内腔内隔绝2例.结论 孙氏手术是治疗广泛撕裂的TAAD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外科处理近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支架象鼻术治疗

    延续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严明芳林振孟张兰兰刘锦玲...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第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化疗依从性、复查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依从性、复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

    延续护理胃癌生活质量

    动态观察sST2和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肖妮王小明彭四萍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出现心血管事件和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各55例,再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同年龄段人群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组研究对象的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 研究1组研究对象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3两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和健康人群,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血管事件术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