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李健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短,且术后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并发症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COOK球囊压迫宫腔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高艳青郭碧辉陈惠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COOK球囊压迫宫腔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5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OOK球囊压迫宫腔止血,比较两组产前和产后24 h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止血有效率。结果 产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4 h,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85。00±7。90)次/min、(108。00±6。95)mmHg、(67。55±5。96)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90。41±7。95)次/min、(112。21±7。00)mmHg、(71。52±6。00)mmHg],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7。81±1。40)%,高于对照组的(96。8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可提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血容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稳定血压和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COOK球囊剖宫产产后出血血流动力学指标

    盐酸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陈翔罗纯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指标、血清MMP-9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AdT、PAg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1周、2周,两组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MP-9水平,还有利于改善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替罗非班进展性脑梗死血清MMP-9水平血小板功能

    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林琦彭玲莉贺妮娅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盐水法)与研究组(凝聚胺技术),各57例。比较两组检测时间、凝聚细胞检出率、抗体检出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检测时间为(4。7±0。8)min,明显短于常规组(7。9±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相合率为96。49%,高于常规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凝聚细胞检出率为77。19%,高于常规组的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h抗体、MNSa抗体、青霉素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低于常规组的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聚胺技术操作简单、检测准确、交叉配血契合且凝聚细胞检出率高,且输血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凝聚胺技术输血盐水法

    青光眼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伍文英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青光眼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管理,研究组开展自我管理双向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行为、生命质量、眼压、视力。结果 研究组信息缺乏性、不明确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调整、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球按摩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身体功能、症状与视功能、精神、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力高于参照组,眼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可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行为、生命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青光眼自我管理双向干预疾病不确定感生命质量

    针对性护理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陈金阳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针对性护理),每组64例,比较两组雾化吸入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命质量。结果 实验组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针对性护理生命质量

    震动排痰仪联合体位痰液引流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陈燕飞钟章炼黄雪珠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震动排痰仪联合体位痰液引流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50例。常规组开展单纯震动排痰,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体位痰液引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每天排痰量及排痰疗效。结果 护理前,两组咳嗽、咳痰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联合组咳嗽、咳痰积分[(2。31±0。50)、(1。79±0。37)分]均低于常规组[(3。25±0。86)、(3。51±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每天咳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联合组每天咳痰量为(24。37±3。80)ml,低于常规组的(30。56±4。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排痰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震动排痰仪联合体位痰液引流在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护理中应用可减轻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体征,促排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体外震动排痰仪体位痰液引流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

    含鹅膏肽类毒素蘑菇中毒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徐红跃姚群梅钟加菊余成敏...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90%以上的蘑菇中毒死亡事件是由含鹅膏肽类毒素蘑菇所致,目前该类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本文根据不同作用机制,将治疗药物分为胃肠道吸收抑制剂、肝细胞摄取抑制剂、抗氧化剂、RNAPⅡ结合抑制剂及中药5类,并对其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给药剂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鹅膏肽类毒素蘑菇中毒中毒机制药物治疗

    基于工时测量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刘冰艳高祖梅侯黎莉刘海燕...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时测量法是我国系统衡量护理工作量的最常用方法。本文阐述了护理工时测量的基本步骤,并分析总结护理工时测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合理运用工时测量提供参考。

    工作量工时测量护理管理人力资源

    引流管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肇家琪方策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区临近关节及肌肉软组织,局部血运丰富,术区暴露部位广泛,术后创腔内渗血量较多,术毕切口内也存在大量的残余渗液,导致伤口血肿、延时愈合、压迫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在创腔部位留置一次性闭式引流管,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引流系统使用方法的改进及理论的逐渐完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放置引流系统,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适宜时间夹闭引流,具有减少创腔内的出血量、促进伤口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可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引流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