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1例

    杨慧文珺吴量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18号环状染色体病例较多,一般来说患儿身材矮小,有特殊面容,体质量增长缓慢,语言能力较弱,韦氏智力量表测试为轻度智能发育迟缓.本文通过分析一例早期染色体患者,韦氏量表检测结果显示平均发育年龄(15.6±1.2)月,平均发育商(77.6±3.0),为中下智能,高度怀疑遗传学致病因素,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r(18)(p11.3q23);因无法确定片段大小以及是否为致病性,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为chr18p11.32p11.21区域存在约8.8 Mb片段缺失,该缺失文献报道为致病性;另有chr18q23区域存在约918 kb片段缺失,临床意义未明.本例患儿也有可能是年龄较小,暂未出现较特殊的临床表现.

    染色体异常18号环状染色体端粒融合发育迟缓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分析

    莫业雄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表现.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3例,对患者进行CT扫描,对其病灶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例为异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即副神经节瘤,其诊断准确.1例为肠胃间质瘤,1例为间叶来源肿瘤.1例病灶包膜有缺陷,其它均有肿瘤细胞异型性和血管内瘤栓.结论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如果是功能性肿瘤,结合临床和CT表现,诊断的准确率高.对于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CT增强三期扫描能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多平面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三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特征

    甘露醇治疗联合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娄长礼应保健朱福彬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甘露醇治疗联合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63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对症治疗及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治疗联合颅内压监测,参照颅内压监测结果选择甘露醇治疗方法.观察组接受甘露醇治疗联合SjvO2监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2=5.4539,P<0.05);观察组GOS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c2=5.7983,P<0.05);观察组出院前1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5.8384,P<0.05);观察组持续治疗3 d SjvO2指标高于对照组(t=13.00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2=6.1516,P<0.05).结论 甘露醇治疗联合SjvO2监测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甘露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颅脑损伤

    微创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杨国平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来本院诊治的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4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为(2.05±0.11),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微创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探讨

    石珍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诊肠梗阻病因的疗效.方法 取本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CT结果与手术情况进行对比,统计CT技术的诊断效率.结果 CT对于肠梗阻疾病的诊断效率达到了100%,对于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其效率达到了96%.结论 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率较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普及.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

    不同运动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的效果观察

    胡艺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产生的效果观察.方法 研究样本中的5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同期接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阻力量运动,观察组患者接受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运动,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生化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HDL-C、LDL-C水平改善幅度较小;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量运动,能有效的改善自身的血糖水平,促进疾病的好转,值得推广.

    不同运动方式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

    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黄晓英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具体分析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筛查,对筛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本次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9.57%,心脏畸形检出率为5.31%,心脏严重畸形的检出率则高达100%.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检查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不仅安全高效,而且可重复性高,给予胎儿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可有效提高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率.

    产前心脏超声筛查心脏畸形胎儿临床诊断

    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

    杜文娟杨建红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急诊接诊患者92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46例,采纳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46例,采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护理效果、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于对照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治疗时间以及静脉用药时间比较,实验组较短,与对照组致残率、死亡率比较,实验组较低,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实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急诊抢救护理流程优化应用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分析

    王佳波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 临床资料采集于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8例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按不同透析方案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观察组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预后.结果 观察组头晕7.41%、贫血5.56%、骨痛7.41%、高血压5.56%、皮肤瘙痒5.56%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5.56%比对照组18.52%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KDQOL-SF评分(467.65±36.18)分比对照组(346.81±32.71)分高(P<0.05).结论 尿毒症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改善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较彻底清除体内毒素,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提升.

    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生活质量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祝富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研究组应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细胞免疫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的治疗,其临床的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的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且深受儿童的欢迎.小儿缺铁性贫血由于贫血情况的加重,对其免疫的功能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使用蛋白琥酸铁口服溶液进行治疗,有理想效果,临床应加大推广.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小儿缺铁性贫血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