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清蛋白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黄疸新生儿的效果研究

    王秀秀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清蛋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黄疸新生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出生的86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开展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清蛋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前,两组IBIL、DBIL、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BIL、DBIL、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K-MB、CRP及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K-MB、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RF水平低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CK-MB、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清蛋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黄疸新生儿疗效显著,能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以促进患儿康复,同时,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清蛋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黄疸新生儿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方案对直肠癌患者疼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袁婉秋张文婷梁磊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方案对直肠癌患者疼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Dixon术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对照一组(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1。5μg/kg)与对照二组(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1μg/kg),每组20例,比较3组术后2 h(T0)、12 h(T1)、24 h(T2)、48 h(T3)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T1、T2、T3时刻,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一组、对照二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T1、T2、T3时刻,3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时刻,3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和T3时刻,实验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2μg/kg用于直肠癌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最佳,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直肠癌自控镇痛炎症反应

    入院早期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高龄高危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黄道礼黄海珍肖庆华邱卫东...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入院早期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高龄高危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12月因下肢骨折于本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高龄且高危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实施早期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质醇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24 h、入手术室时及术毕12、24、48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24 h、入手术室时及术毕12、24、48 h,两组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为(1。8±0。3)d,短于对照组的(2。4±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疼痛引发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继发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高龄高危骨折患者入院早期实施神经阻滞超前镇痛治疗,可尽早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前准备,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加快住院周转率,节约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镇痛高龄高危患者骨折围手术期神经阻滞

    动态心电图ST段与QTc间期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丁雪张怡靓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QTc间期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阳性,n=85)与对照组(阴性,n=6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ST段基线时、严重压低时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不同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男性、糖尿病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基线时,两组ST段、QTc间期、PR间期、QT、QRS时限、P波时限、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段严重压低时,研究组QTc间期、Q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T段、PR间期、QRS时限、P波时限、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段+QTc间期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ST段、QTc间期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ST段、QTc间期等密切相关,ST段、QTc间期可作为诊断冠心心肌缺血的有效指标,且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

    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ST段QTc间期诊断价值

    同批次生化室内质控数据收集及问题分析

    李翔肖雪莲周小琳马健...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同批次生化室内质控数据收集及问题。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本科室生化组15项常规项目累计数据,计算对应靶值(X)、变异系数(CV),分析不同浓度的质控情况。结果 15项常规生化室内质控CV总满足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推荐的允许不精密度规范(1/4TEa和1/3TEa)、卫生部行业标准允许不精密度规范,并处于生物学变异的三级质量标准内,但中值(1255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SCr)、血糖(GLU),高值(946UE)总胆固醇(TC)部分CV月出现超过1/4TEa。结论 长期数据累计有助于分析仪器的状态,建立实验室长期的质量标准,设定符合本室的质量标准,为下一批次数据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重点关注出现的问题,重点解决下一批次问题。

    不精密度室内质控变异系数

    香菇多糖联合多西他赛与奈达铂化疗治疗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周榕岳霖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多西他赛与奈达铂化疗治疗肺结核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单一组(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和联合组(香菇多糖+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缓解率(68。00%)高于单一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通气量(MVV)、弥散系数(DLCO/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MVV、PEF及DLCO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1、FEV1/FVC、DLCO/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多西他赛与奈达铂化疗治疗肺结核合并NSCLC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肺结核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奈达铂香菇多糖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罗丹刘萍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检出的8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作为AL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80名受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均行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与肝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血清自身免疫阳性率、ALD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自身免疫阳性率、两组肝功能指标及ALD组AIH患者与PBC患者肝功能指标。结果 ALD组血清自身免疫阳性率为71。3%,明显高于健康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患者的检测结果中以抗核抗体(ANA)为主,其阳性检出率为60。0%,明显高于PBC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中以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为主,其阳性检出率为40。0%,明显高于AIH患者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患者ALT水平高于PBC患者,AST、GGT、ALP水平均低于PB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该病的早期筛查,且配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可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肝功能异常血清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价值

    胃息肉内镜治疗患者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

    曹小东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息肉(GP)内镜治疗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实验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GP内镜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迟发性出血情况,统计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病变部位、息肉形态、活检次数、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息肉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伴有溃疡或瘢痕、术中追加镇静剂、息肉切除方式],分析GP内镜治疗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14 d,60例行GP内镜治疗的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12例,占比20。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检次数>2次、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较短、息肉直径较大均为GP内镜治疗患者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活检次数>2次、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较短、息肉直径较大的GP内镜治疗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的风险较高,可通过减少活检次数,延长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提高操作技术等措施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

    胃息肉内镜迟发性出血活检抗血栓药物息肉直径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特殊部位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陈琳琳肖贵梅李娜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特殊部位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81例疑似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并经手术治疗患者的超声影像学图像和临床资料,总结特殊部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比较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联合诊断对于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析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准确度及孕囊相关检查(心管搏动、卵黄囊、附件包块、胚芽及盆腔积液)的检出结果。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度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两种途径特异度、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超声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特异度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联合超声诊断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输卵管间质妊娠检出率为71。43%,低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91。43%(P<0。05),其他部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心管搏动、胚芽、卵黄囊、盆腔积液和附件包块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特殊部位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管搏动、胚芽等微小变化检出率较高,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

    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吕洪波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与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及对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4例,非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29例;另选取同期本院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ADA水平,比较两组WBC、CRP、ESR、ADA水平及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并分析ADA、WBC、CRP、ESR水平预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ADA、WBC、CRP、ESR水平均高于非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P<0。05),非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ADA、WBC、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A、WBC、CRP、ESR水平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均呈正相关(P<0。05)。ADA预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AUC值显著高于WBC、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水平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呈高表达,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腺苷脱氨酶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