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观察

    邓镇田灿辉周亮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诊断及治疗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分析两组受检者检查结果 .结果实验组血管异常例数、颈动脉内膜增厚例数、软斑例数、溃疡斑例数显著高于参照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患者的糖尿病例数、高血压例数、吸烟例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轻度狭窄及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者相比,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斑块形成情况更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等均是高危影响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

    采用CBCT观察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下颌骨形态位置变化的研究

    洪洋朱辛奕季海宁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进行矫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CBCT观察患者下颌关节的位置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口腔科治疗的20例儿童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首先采取CBCT进行扫描,并使用配套软件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以此为参照,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结果 在下颌骨及髁突方面,在矫治前,患者在髁突全高和下颌支长度2项中性侧大于远中侧,差异均有统计学义(P<0.05);矫治后再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关节窝方面,在矫治前后,关节窝前部宽度中性侧均大于远中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下颌骨形态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应该尽早进行矫治.

    CBCT自锁托槽矫治器儿童安氏Ⅱ类2分类下颌后缩

    盐酸贝那普利结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游俊熊勤之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盐酸贝那普利结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治疗的82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结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17%低于观察组的9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LVEF水平经治疗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43.10±3.37)%低于对照组的(36.60±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DD&nbsp;水平经治疗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53.97±3.61)mm高于对照组的(57.82±4.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螺内酯二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症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提高抗心衰效果,因此有推广价值.

    盐酸贝那普利螺内酯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母婴结局影响效果分析

    时佳陈宝娣李莲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血糖控制效果将其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00例)和血糖控制不佳组(60例).研究对比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的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血糖控制良好组患者顺产率(46.00%)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21.67%)(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佳组患者(41.67%)(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1.00%)显著低于相比血糖控制不佳组(43.33%)(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新生儿Apgar评分(8.24±0.61)分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6.32±0.30)分(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血糖控制措施十分必要,有助于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顺产率.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母婴结局效果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漆绍新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钛夹治疗,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皮质醇水平.结果 实验组即时止血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出血率为2.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量、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两项血清指标均明显下调,且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效果显著,能够在降低出血量、输血量的基础上,减少再次出血的风险,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肾上腺素钛夹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研究

    任旋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et-AMD neovascular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wet-AMD患者,对其进行眼科全面检查,包括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眼底彩色照相、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裂隙灯检查前节、最佳矫正视力(BCVA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均采纳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药物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并进行OCTA、OCT、眼底彩色照相、眼底镜、眼压、裂隙灯、BCVA检查,进行3~4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予以FFA检查,对末次、初次的OCTA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与OCT、FF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CTA检查示:深层以及浅层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没有出现异常,但40例患者的脉络膜、视网膜毛细血管均发生了异常的血流信号,其中5例新生血管结构清晰,占12.5%;2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存在新生的血管病灶,且主干血管的增粗异常,占5%.OCTA的检查结果显著优于OCT、FFA,所获得的图像更加清晰、直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对脉络膜毛细血管、视网膜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检查结果远比OCT、FFA的清晰、直观,可作为诊断、随访wet-AMD患者的一种重要措施,具有实用性、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借鉴.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图像特征

    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方法探讨及效果评价

    朱优凤冯国仿王彤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方法 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撷取的鼻中隔矫正术失败患者30例.结合鼻中隔矫正术失败患者的鼻中隔偏曲位置、程度、原软骨、骨质的残留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切口(径路)实行矫正.结果 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原因,和手术经验缺乏、鼻中隔黏膜受损严重、手术中疼痛不耐受、血压升高、一过性晕厥、下鼻甲肥大没有及时处理、局麻患者不耐受有直接联系.平均随访时间为(14.5±0.6)个月,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失败患者再次实行矫正术,应结合临床表现,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和切口,以此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再次鼻中隔矫正术临床效果方法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评价

    岑格仙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云克+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0.0%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77,P=0.1287).结论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类风湿性关节炎云克临床效果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究

    张志伟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42例.单一用药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干预前后hs-CRP、IL-6、HCT、TC水平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IL-6、HCT、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用药组hs-CRP、IL-6、HCT、TC水平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炎性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数、总胆固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值得推广.

    丁苯酞血栓通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影响

    耳穴放血与压豆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刘小彬林唐唐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放血+压豆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针灸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耳穴放血联合压豆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功能和肝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局部形态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肌酐、尿素、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耳穴放血+压豆治疗肩周炎能够促进患者肩功能恢复,改善肝肾功能情况,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耳穴放血压豆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