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医大学学员MBTI个性类型各维度的比较

    鲁娟刘洋戴伯军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军医大学学员不同维度的个性类型.方法 应用MBTI-M中文版量表,测量我国3所军医大学5392名学员的个性类型,并进行一般人口学分析.结果 在MBTI的4个纬度中,军医大学学员总体偏好内向I(56.0%)、感觉S(56.2%)、判断J型(66.6%),在思考T型和情感F型中偏好不明显(50.1%vs.49.9%).在不同群体的各个维度的比较中,仅有不同专业学员在感觉S-直觉N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5,P<0.001).结论 军医大学学员各个性维度偏好以判断型、内向和感觉为主,尤其是判断型;其个性类型不受院校层次、性别、年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受到专业因素的影响,比较稳定.

    军医大学学员MBTI个性类型维度

    探讨血清PLK1和Aurora A水平变化与肝外胆管癌变的相关性

    王新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PLK1、Aurora A水平变化与肝外胆管癌变的相关性,总结有关经验.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对应时间段内的30例肝外胆管癌变有转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1组,选择同时期30例肝外胆管癌变无转移的患者作为观察2组,另将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入选者实施血清PLK1、Aurora A水平检测,组间统计并对比其详细情况.结果 血清PLK1、Aurora A水平和患者的健康程度密切相关,且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等病理参数则和血清PLK1、Aurora A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PLK1、Aurora A水平变化与肝外胆管癌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各项水平检测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肝外胆管癌变血清PLK1AuroraA相关性

    抗结核药联合胸腺肽治疗涂阳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滕延宝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抗结核药联合胸腺肽治疗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涂阳肺结核患者,90例患者的入中心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上述患者经过红蓝球分组的方式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肺部病变吸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较治疗前提升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结核药联合胸腺肽治疗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抗结核药胸腺肽涂阳肺结核

    腹腔镜不同术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殖能力的影响

    王佩琦吕育纯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不同术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开窗取胚术或输卵管切除术)且具有再生育要求的12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开窗取胚术"组(组1)和"输卵管切除术"组(组2),了解各组患者在术后2年随访期内的妊娠情况,并对各组的术后宫内妊娠发生率及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进行计算.结果 组1有57例患者,其中2例失访.组2有69例患者,其中7例失访.组1和组2的术后宫内妊娠发生率分别为57.2%(28/49)和61.0%(36/59),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则分别为36.7%(18/49)和16.9%(10/59).在术后宫内妊娠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的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组2(P<0.05).结论 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这两种术式具有相似的影响术后宫内妊娠的效果,但前者较之后者更易导致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产生.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生殖能力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章媛琴张雪梅简闽瑞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运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之后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注入牙周袋内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患牙牙周袋中放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比组间研究对象的疗效区别.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D、PLI、AL、SBI的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PD、PLI、AL、SBI、CRP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运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机体的系统炎症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慢性牙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效果炎症

    腹水细胞学检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龚静张清华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水细胞学检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住院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析检验结果,比较恶性肿瘤不同类型以及腹水量和腹水恶性细胞阳性率存在的关系.结果 在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上皮细胞癌患者有108例,阳性的有105例(97.2%);非上皮性细胞癌有12例,阳性的有6例(50.0%).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组织和腹水恶性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5,P<0.001).轻度腹水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是56.00%,中度腹水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是78.13%,重度腹水患者的检验阳性率是93.65%.腹水恶性细胞阳性率随着红细胞数量的增多而不断提高,且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0.04×109/L组和白细胞≥0.04×109/L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组阳性率为85.11%,中性粒细胞组阳性率为46.15%,淋巴细胞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组(P<0.05).结论 腹水细胞学检验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恶性肿瘤腹水细胞学检验应用价值上皮细胞

    分析毒蛇咬伤致多脏器衰竭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刘细英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毒蛇咬伤致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进行分析,同时观察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毒蛇咬伤导致多脏器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均实施及时的急救处理,同时参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的患者展开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均获得成功救治,总体有效率是100.00%,参照组中有5例患者放弃救治,总体有效率是87.50%,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毒蛇咬伤所引发的多脏器衰竭患者需要科学的紧急处理方案,同时配合全面的护理工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保障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

    毒蛇咬伤多脏器衰竭急救处理护理方法

    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曾文杰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及治疗,并于初诊及初诊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初诊后1年的超声心动参数评分(HF-EMPS)将患者分为改善组和非改善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初诊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初诊及初诊后1年的HF-EMPS评分及血浆脑尿钠肽(BNP)水平,分析超声心电参数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依据HF-EMPS评分改善组49例,非改善组3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善组的LVEF、RWT显著高于非改善组(P<0.05),LVDd、LVDs、LAD、收缩参数、舒张参数、重构参数、瓣膜参数、肺动脉压参数显著低于非改善组(P<0.05);改善组的HF-EMPS评分及BNP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改善组(P<0.05);慢性心衰超声心动图参数与血浆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2).结论 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HF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

    超声心动图参数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韦冬明罗园生彭心华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其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和2017年采集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包括痰培养标本、血培养标本和大便培养标本),依据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比不同时间段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比较3种样本的阳性率发现,大便培养标本微生物检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痰培养标本,血培养标本检测阳性率最低.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标本阳性率发现,2016年度痰培养标本、血培养标本以及大便培养标本的阳性率均低于2017年度标本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及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因此规范标本的采集、储存与运输,并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是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的重要渠道.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阳性率对比研究

    促皮质素联合维生素B6对痉挛症患儿星形胶质细胞分子标志物S-100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影响

    戴刚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促皮质素联合维生素B6对痉挛症(IS)患儿星形胶质细胞分子标志物S-100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60例痉挛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维生素B6联合促皮质素(ACTH)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脑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变化及预后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0.47±0.15、2.01±0.32)显著低于对照组(0.69±0.12、3.3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痉挛完全控制率、有效率(60.0%、9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脑电图完全控制率(75.40±8.21、72.16±6.40)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60.42±5.35、52.2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象、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均无严重异常反应;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皮质素联合维生素B6能够降低痉挛症患儿星形胶质细胞分子标志物S-100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有效改善痉挛症状,安全性高,预后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促皮质素维生素B6痉挛症患儿星形胶质细胞分子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