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蔡小荪化瘀散结法结合中药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康建华邹红章超章欢...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蔡小荪化瘀散结法结合中药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甲羟孕酮加上二联抗生素丹那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蔡小荪化瘀散结法结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蔡小荪化瘀散结法结合中药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蔡小荪化瘀散结法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获得理想疗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病灶,抑制包块生长.

    化瘀散结法中药灌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

    CT与MR工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鲁广亮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核磁共振)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疑似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全部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CA(n=43)和非CA(n=17),分析CT和MRI诊断CA患者的征象,探讨CT、MRI与二者联合诊断CA的结果.结果 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诊断CA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检查的瘤壁血栓伴钙化者占比为74.42%,MRI检查的瘤壁血栓伴钙化者占比为65.12%,两种检查方式检查CA的瘤壁血栓伴钙化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联合MRI诊断CA的敏感性(88.37%)、特异性(88.23%)、准确性(88.33%)高于单一CT诊断的敏感性(58.13%)、特异性(64.71%)、准确性(60.00%)和单一MRI诊断的敏感性(62.79%)、特异性(58.82%)、准确性(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CA的漏诊率(11.63%)和误诊率(11.76%)低于单一CT诊断的漏诊率(41.86%)和误诊率(35.29%)和单一MRI诊断的漏诊率(37.21%)和误诊率(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可有效提高CA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医师后续科学制定诊疗方案提供有力参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CAMRICT联合诊断

    膀胱疼痛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膀胱炎以阿米替林和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分析

    魏爱科邓明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 将36例膀胱疼痛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膀胱炎(PBS/IC)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泌尿科,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给予所有患者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同时采用40 mg无菌透明质酸钠液(西施泰)进行膀胱灌注治疗.随访干预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排尿情况.采用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问卷评分表从问题指数(ICSI)和症状指数(ICPI)两方面进行评估,对比尿频及盆腔疼痛(PUF)评分,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其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77.77%;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夜尿次数、排尿次数均少于治疗前,排尿总量以及平均尿量均多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IC-SI、ICPI以及PU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替林联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均趋于稳定,无局部刺激症状,未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BS/IC患者采用口服阿米替林联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不良反应

    血乳酸值动态变化对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许守连罗颖敏周观林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血乳酸值动态变化对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后3个月的预后进行随访,将患者按照随访结果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静脉血乳酸、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入组的78例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生存组43例,死亡组3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患者静脉血乳酸水平较死亡组明显降低(P<0.05);静脉血乳酸对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3个月死亡的预测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0%、68%,稍低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血乳酸值与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死亡预后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关注.

    血乳酸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HBV

    分析两种不同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评价

    边梅芳张三红钟黎娟王维...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两种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号、双号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分别为35例.对照组行绳梯穿刺方法,研究组则接受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效果.结果 研究组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率分别是93.97%和11.97%;对照组分别是92.09%和14.4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渗血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4.98%和3.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内瘘闭塞或狭窄、皮下血肿、血栓形成及血管瘤发生率分别是5.71%、5.71%、8.57%和5.71%,对照组分别是28.57%、8.57%、34.29%和31.45%,研究组内瘘闭塞或狭窄、血栓形成及血管瘤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绳梯穿刺方法,扣眼穿刺方法更优,其可以将穿刺期间产生的疼痛避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应用.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绳梯穿刺扣眼穿刺并发症疼痛

    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分析

    赵俊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本院急诊科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院内转运制度和流程,而观察组则给予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如增加转运设备,正确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接收科室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接收科室的满意度高达100%,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实行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接收科室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急诊科机械通气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分析

    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调查分析

    周小智郭剑平颜迪恩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160例在本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情绪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90.0%存在焦虑,79.4%存在抑郁,88.8%存在睡眠障碍,其SAS、SDS、PSQI评分分别为(55.75±5.86)、(56.13±5.82)、(10.38±1.92).其中干部的SAS显著低于其他职业者(P<0.05),已婚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婚姻状况者(P<0.05),城镇职工医保的SAS、8DS、PSQI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医保的患者(P<0.05),非增殖期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SAS、SDS、PSQI显著低于增殖期患者(P<0.05),无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的SAS、SDS、PSQI低于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了解的患者较缺乏患者的SAS、SDS、PSQI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有无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有无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在婚姻不满意、医保报销比例低、病情严重、合并其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防治知识缺乏的人群中,有更明显的心理障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下降,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并应加强对糖尿病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的宣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两种切除方法对生殖预后的影响

    刘冰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两种切除方法对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78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电切术,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传统电切除术)与实验组(39例:双极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少于对照组(17.45%)(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诊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vs.46.15%)(P<0.05).结论 对于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双极电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电切除术.

    宫腔镜电切术传统电切除术双极电切除术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

    磁共振3D-FIESTA和3D-TOF-MRA序列对面肌痉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管因素病因的诊断价值

    赵春雷宋玉鸿白文红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3D-FIESTA与3D-TOF-MRA序列的联合应用对面肌痉挛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及对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1例临床诊断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磁共振3D-FIESTA序列联合3D-TOF-MRA序列扫描,观察两种序列中神经与邻近血管的位置关系,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41例患者中,症状侧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39例,无接触的为2例,阳性率为95.1%.结论 3D-FIESTA序列及3D-TOF MRA序列的联合应用可准确判断责任血管及其与面神经、三叉神经的关系,明确责任血管来源,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为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前评估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3D-FIESTA3D-TOF-MRA血管性神经压迫磁共振成像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梅耀玲颜晖曹党恩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大冶市人民医院早期妊娠4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4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且TPO-Ab、TG-Ab均为阴性的早期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间流产、早产等不良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不良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流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早产和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妊娠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甲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妊娠早期时应尽早对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筛查,发现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应当积极干预治疗,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改善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机率.

    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早期妊娠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