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宝双薛佳木赵志忠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桡骨骨不连患者予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以此评价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桡骨骨不连患者60例,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组予以切除硬化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对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Anderson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Anderson评分标准发现,研究组存在优、良患者共计20例、10例,优良率为100.00%,其数据指标与对照组(7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桡骨骨不连患者予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组织损伤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让人满意,具有高度的内固定强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植骨桡骨骨不连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67例临床分析

    徐小玲李超王纪云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34例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与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研究组妊娠成功率为5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84%,而平均妊娠时间为(4.12±1.01)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4±1.07)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不孕不育

    利培酮联合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疗效的观察

    裴璇周琦李丽萍肖承文...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利培酮与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培酮与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PANSS评分与SR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利培酮与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联合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老年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利培酮脑循环系统治疗仪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CT图像分析

    袁传荣汪爱妩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CT图像.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4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脑部CT检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CT异常表现为:两侧侧脑室扩大,脑脊液空间增大,第三脑室增宽,部分脑沟增宽;呈现弥漫性、局限性脑萎缩,且出现RASF现象,松果体钙化;观察组侧脑室前角间最大宽度、侧脑室前角最大宽度、透明隔-尾状核最大距离、侧脑室颞角最大宽度(左侧与右侧)、FHI及VB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侧脑室前角间最小宽度、CMI及PFA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脑室体部最大宽度较对照组高,第三脑室外侧壁至同侧脑岛面距离(左侧与右侧)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侧裂水平部及垂直部最宽距离(左侧与右侧)、外侧裂与同侧颅骨内板间最大距离(左侧与右侧)、前纵裂池最大宽度及额上沟最大宽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部CT可有效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形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首发精神分裂症脑部CT图像分析

    美多芭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观察

    陈雨谢懿陈丽平张榕...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应用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单用美多芭,观察组予以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治疗利于增强临床疗效,降低UPDRS评分,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帕金森美多芭吡贝地尔UPDRS评分不良反应

    APACHE Ⅱ评分用于评价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殷永平陶娟段治国陈冯岗...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评价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32例,按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96例)和死亡组(36例),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EMS)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REMS评分和SIRS评分,分析不同评分系统对预后的判断能力及急诊危重患者死亡率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REMS、SIRS、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 Ⅱ评分判断患者预后的能力高于SIRS评分和REMS评分(P<0.05);APACHE Ⅱ评分<15分、15~24分、>24分的死亡率分别为15.2%、27.1%、48.1%,评分分值增高,死亡率随之升高(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较高.

    急诊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

    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朱锐赵越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转氨酶水平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转氨酶水平检验后,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男性转氨酶的升高比例高于女性,观察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转氨酶水平升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脂肪肝患者实施转氨酶水平检验,能有效提高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指标水平,女性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男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升高了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具有理想的诊断效果,有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转氨酶水平检验脂肪肝诊断临床应用效果

    运用临床思维提高早期肺癌的精确诊断—附17例首诊误诊原因病例分析

    徐勇邹燎原徐根刘舒畅...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思维提高早期肺癌的精确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肺小结节患者106例:所有患者首次检查都采用GE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并应用临床思维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完成手术共69例,总检测成功率89.86%(62/69),失败率10.14%(7/6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81,P=0.000).结论 运用临床思维包括通过综合评估以及规范随访等可提高早期肺癌的精确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临床思维早期肺癌统一标准(薄层技术)规范随访(3-3-6-12)综合评估

    83例奥沙利铂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付巧英张红谷晓月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科输注奥沙利铂发生过敏反应的8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奥沙利铂过敏发生规律,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83例奥沙利铂病例.分析其过敏反应发生的累积周期,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开始及缓解时间等特征.结果 83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中,45例(54%)患者发生在4~6周期,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91.57%)和呼吸系统症状(83.13%).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本研究遵循“预防为主,早期识别过敏反应,积极配合抢救”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奥沙利铂过敏反应护理治疗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效果评价

    任振王芳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均实施PCR荧光定量检测,对比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HBV-DNA水平(4 799.32±12.55)×103 copy/m1,相比对照组HBV-DNA水平(0.61±0.02)×103 copy/ml较高(P<0.05).结论 实施PCR荧光定量检测能够对HBV-DNA水平进行分析,进而有效检出乙型病毒肝炎,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