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RAMS评分和四色检伤分类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应用

    林琦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RAMS评分和四色检伤分类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385例急诊创伤性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四色检伤分类法进行病情危重评估;另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372例急诊创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CRAMS评分和四色检伤分类法进行病情分类评估,对比两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98.12%、重伤患者候诊时间(3.18±1.95)min,而对照组分别为90.13%、(7.05±1.22)min,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4.16± 4.08),也高于对照组的(85.3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MS评分和四色检伤分类法联合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能够有效帮助急诊护士及早准确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满意度.

    CRAMS评分四色检伤分类法预检分诊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治疗分析

    赵双霞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患者8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氟替卡松吸入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结果 实验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CO2值、PaO2值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aCO2值、PaO2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好转.

    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陆正贤倪沈珏曹利华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乙肝病毒标志物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29 239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对该检测方法对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及不同浓度HBsAg定值参比血清最低检出浓度进行观察.结果 阳性检出率方面,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出HBsAg、抗-HBe、抗-HBs、HBeAg、抗-HBc为61.33%、24.02%、50.00%、44.04%、64.67%.结论 对乙肝病毒标志物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乙肝病毒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刘婷婷余桂梅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本院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4例分为腹腔镜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54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开腹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上优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但是要注意选择手术指征.

    全子宫切除腹腔镜开腹手术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刘明凤谢晋左康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儿科确诊感染性肺炎的0~5岁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患儿27例,非细菌感染组(病毒、支原体、未明确性质感染)患儿23例,两组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患儿在PCT及CRP水平上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PCT及CRP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CT>0.5μg/L为阳性,PCT检测感染性肺炎阳性率为72%;以CRP>6 mg/L为阳性,CRP检测出感染性肺炎的阳性率为58%;细菌感染组在PCT及CRP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说明PCT、CRP在对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鉴别诊断有效指标,对抗生素的使用起到指导作用.

    感染性肺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影响

    陈少琳林碧陈焱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经PCI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组方式为抽签法,具体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医嘱依从性、生存质量予以评比.结果 实验组医嘱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经PCI术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全面推广普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循证护理医嘱依从性生存质量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对比分析

    陈辉郑亚成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对比两组SS(镇静评分)、VRS(疼痛语言分级)、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定力回复时间与唤醒时间.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定力回复时间与唤醒时间更短(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VRS、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的定力回复时间与唤醒时间短,但舒芬太尼的镇静、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效果安全性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黄炜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M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控制血糖,稳定糖代谢水平,减少低血糖,值得推广.

    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的影响

    曹彩霞吕燕刘飞燕梁艳琳...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液透析室感染的临床控制当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当中血液透析患者中分别选择120例为研究对象,2016年患者为常规组,在接受血液透析期间,本院未实施感染控制,2017年患者为改进组,在其治疗期间,本院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当中选择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当中出现感染的具体情况,并作以分析.结果 改进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感染的具体控制当中,选择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血液透析室质量感染持续控制改进

    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对比

    陈勇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脊柱结核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48)、乙组(n=48).甲组患者应用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乙组患者应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单纯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改善腰痛症状及Cobb角,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JOA评分Cobb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