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陈正瑜邓钰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影响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LVEDD指标、LVESD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VEF指标、SV指标、CO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其心功能影响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痰瘀证四君子汤加减临床疗效心功能影响

    宫颈癌VMAT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闫立辉徐野彭晓梅高成全...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VMAT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VMAT外照射联合二维腔内后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VMAT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放化疗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T-Vnd、CTV、PTV及PGTVn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MAT外照射联合三维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VMAT外照射三维腔内后装二维腔内后装宫颈癌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妊娠期高血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运用研究

    宋美娟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疾病组,5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孕妇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获取相应的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 疾病组孕妇中动态心电图异常孕妇有17例,异常率为32。7%;正常组孕妇中动态心电图异常孕妇有3例,异常率为5。8%;两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5。094,P=0。02)。疾病组窦性心动过速率(82。7%)、ST-T段改变率(98。1%)、房性早搏率(71。2%)、室性早搏率(78。8%)、窦性心动过缓率(17。3%)均高于正常组(7。7%、5。8%、5。8%、3。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1。099,P=0。01;c2=19。082,P=0。01;c2=7。334,P=0。01;c2=9。551,P=0。01;c2=15。224,P=0。01)。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积极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及时发现动态心电图异常孕妇,了解孕妇的心律变化,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明确心电图异常的发生原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妊娠期高血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

    内部控制用于疾控中心财务管理的效果分析

    周宇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控中心为公共卫生各行业重要的部门,主要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卫生防疫检测。但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如内部控制意识差、内部控制重点不突出、管理制度落后、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从而影响疾控中心社会效益。因此,本研究通过增强财务管理意识、普及财务管理知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措施,加强对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内部控制疾控中心财务管理

    复合营养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

    谢鹏黄洁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合营养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本院儿科收治的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单面、常规强度的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合营养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经皮胆红素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BIL、IBIL、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退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合营养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并缩短患者的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治疗及住院费用,降低经济负担,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复合营养素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CA199和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宫晓红马天舒朱鸿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EPT9基因甲基化(mSEPT9)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肛肠科住院患者200例的血液样本,其中7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液样本作为A组,1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液样本作为B组;同期收集本院体检中心1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作为C组。采用PCR检测血浆mSEPT9,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血清CA199、CEA。比较3组血清CA199、CEA水平,3组mSEPT9、CA199、CEA阳性率,mSEPT9、CA199、CEA在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分期中的灵敏度,3组mSEPT9、CA199、CEA诊断效能。结果 A组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mSEPT9阳性率分别为75。71%、11。54%、1。00%,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18。57%、0。00%、1。00%,CEA的阳性率分别为35。71%、5。71%、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EPT9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最高,可达82。88%(95%CI:0。633~0。937)。3项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灵敏度(89。88%)和特异度(90。23%)。结论 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mSEPT9、CA199、CEA的灵敏度更高,mSEPT9诊断效能最高,mSEPT9检测联合CA199、CEA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mSEPT9CA199CEA

    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CEA和NSE及CA125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倪英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皮肺穿刺活检,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EA、NSE、CA12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分型腺癌、鳞癌中的诊断临界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四者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及不同肿瘤类型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肺部良性病变21例,NSCLC 7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测结果符合NSCLC 66例(90。14%),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测结果符合腺癌38例(90。24%),鳞癌28例(90。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CE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分型腺癌、鳞癌中的临界值分别为7。56、11。07、5。86 ng/ml;CA125临界值分别为26。52、24。12、25。65 U/ml;NSE临界值分别为16。49、18。32、20。16 ng/ml。腺癌、鳞癌血清CEA、NSE及腺癌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组,鳞癌CA125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CEA、CA125水平均高于鳞癌组,NSE水平低于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腺癌中的灵敏性、特异性高于鳞癌,CA125在鳞癌中的灵敏性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腺癌、鳞癌中,联合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血清CEA、CA125、NSE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NSE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诊断效能,而联合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能显著提高在非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中的诊断效能,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非小细胞肺癌经皮肺穿刺活检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25诊断效能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赖雪玲李月凤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3岁组及≥3岁组,各100例。患儿在治疗时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辅助采用雾化吸入及化痰等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发热、热峰、热程、湿啰音、WBC、CRP阳性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喘息、应用激素、缺少粒细胞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小叶实质浸润和肺段实质浸润比例高于≥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患儿出现胸膜病变4例,胸腔积液3例,≥3岁患儿出现胸膜病变6例。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均存在差异,临床需对其进行重视。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及应用分析

    郑巍李霄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诊断肺隔离症的影像特征,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为肺隔离症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或手术证实,通过MSCT影像学资料观察肺隔离症病灶异常供血动脉起源、管径走行、数量以及引流静脉归属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82例患者共发现89个病灶,其中79个为单发病灶,5个为双侧发病;发病部位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叶内型81个(91。01%);叶外型8个(8。99%),均位于左下肺。囊性肿块21个,囊实性肿块34个,实性肿块31个,3个增粗迂曲血管,未见明显隔离肺组织。89个病灶均为体循环异常供血动脉,其中78个起源于胸降主动脉,7个源于腹主动脉上段,4个源于腹腔干;所有病灶供血动脉均引流至下肺静脉,仅有7个供血动脉引流至对侧下肺静脉,其他均引流至同侧下肺静脉。89个病灶均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体循环异常血管来源和走行均与MSCT图像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病灶特征和异常动脉起源,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用于肺隔离症术前评估,有临床推广价值。

    肺隔离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影像特征

    甲功五项联检法评估甲状腺功能的临床意义

    韩秋萍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甲功)五项联检法对甲状腺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五项指标,并比较3组总T4、FT4、总T3、FT3及TSH水平。结果 甲亢组总T4、FT4、总T3、FT3水平分别为(275。62±60。17)nmol/L、(29。17±7。85)pmol/L、(7。05±1。36)nmol/L、(25。44±7。31)pmol/L,均高于健康组,甲亢组TSH水平为(0。11±0。05)mIU/ml,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T4、FT4、总T3、FT3水平分别为(38。48±10。75)nmol/L、(5。13±0。75)pmol/L、(0。53±0。12)nmol/L、(2。03±0。16)pmol/L,均低于健康组,甲减组TSH水平为(36。21±10。74)mIU/ml,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T4、FT4、总T3、FT3及TSH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功五项联检法应用价值较高,利于临床鉴别甲状腺功能异常,为临床用药及监测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