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及哮喘预测指数的关系研究

    田军高志刚沈佩芳俞涟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维生素D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及哮喘预测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反复性咳喘患者,其中API阳性组患者57例,API阴性组患者6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族咳喘史、既往咳喘史、变应原过敏原接触史、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潮气量参数等,分析患者的API情况.结果 API阳性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API阴性组,API阳性组患者CD19+(%)水平明显高于API阴性组(P<0.05);API阳性组患者的IgE、EOS%水平明显高于API阴性组患者,API阳性组患者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API阴性组患者(P<0.05);API阳性组患者的TPEF/TE、VPEF/VE、T1水平明显低于API阴性组患者,API阳性组患者的BF、MV水平明显高于API阴性组患者(P<0.05);通过对患者的AP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4+/CD8+过低、CD19+(%)过高、25(OH)D3过低、IgE过高、EOS%过高、TPEF/TE(%)过低、VPEF/VE(%)过低为影响患者API阳性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API阳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失调,血清维生素D降低、潮气量参数中TPEF/TE、VPEF/VE水平明显下降,在反复性咳喘患者诊断中可明显弥补API指数定性分析的缺点,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关注.

    咳喘预测指数血清维生素D外周血T细胞亚群潮气量参数气道反应

    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胡晓玲沈艺李中飞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时间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消退、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9.63%(P<0.05);观察组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含量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和IL-8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能加快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控制病情,效果显著.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克林霉素喜炎平注射液炎症因子

    手术室高值耗材标准化配置管理的应用价值探讨

    张建芳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高值耗材标准化配置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收集本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评估,观察比较本院实施手术室高值耗材标准化配置管理前后的具体情况,并于标准化配置管理方法实施前以及实施后随机选取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管理实施前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标准化配置管理后的耗材漏收费、丢失以及退回不合格产品次数明显少于实施前;实施标准化配置管理后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标准化配置管理可以更加明确耗材成本,能更加科学、精细的对高值耗材进行使用,提高了临床的应用效果,使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得到明显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手术室高值耗材标准化配置管理应用价值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究

    季芳芳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89例,依据随机偶数奇数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94)与治疗组(n=95)两组,对照组单独予以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替利嗪治疗基础上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积分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r(IFN-r)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IFN-r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瘙痒、风团数量、发作持续时间、总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采用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行,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慢性荨麻疹卡介菌多糖核酸西替利嗪

    不同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3~4月龄婴儿佝偻病早期的疗效分析

    田晓博高英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3~4月龄婴儿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和钙对改善佝偻病早期症状和骨密度的影响,为提高婴儿早期骨健康选择适合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来沈阳市妇婴医院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3~4月龄佝偻病早期婴儿257名,随机分组补维生素D和钙并且1个月后复查,根据维生素D和钙的使用情况分5组(D 400 IU/d、D 800 IU/d、D 1200 IU/d、D 800 IU/d+Ca 75 mg/d、D 800 IU/d+Ca 150 mg/d),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分析单纯补维生素D 3组(D 400 IU/d、D 800 IU/d、D 1200 IU/d)症状改善差异和骨密度变化;以及在补D 800 IU/d前提下,补钙和未补钙者(D 800 IU/d、D 800 IU/d+Ca 75 mg/d、D 800 IU/d+Ca 150 mg/d)3组症状改善差异和骨密度变化.结果 单补不同剂量维生素D的3组和补D 800 IU/d前提下予不同钙剂的3组,一个月症状改善情况和骨密度SOS变化均有显著差异,症状改善和消失者随着用D剂量增加而增多,骨密度SOS变化数值随着用D剂量增加而增加.SNK检验:400 IU/d组(3.0705 m/s)和800 IU/d组(15.8651 m/s)<1200 IU/d组(62.9287 m/s);D 800 IU/d组(15.8651 m/s)<D 800 IU/d+Ca 75 mg/d组(44.0034 m/s)和D 800 IU/d+Ca 150 mg/d组(62.4117 m/s).结论 维生素D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或者加钙剂均可改善佝偻病早期症状和骨骼钙化情况,维生素D增量不足时骨骼钙化改善并不明显;相同维生素D使用剂量的前提下,适量钙摄入有利于改善骨骼钙化,而钙量继续增加并不能使骨骼钙化更好.

    婴儿佝偻病骨密度维生素D

    IABP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运用分析

    韩艺辉杜铮刘丹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中,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IABP治疗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作为IABP组,另选取同期非IABP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变化以及CI、LVEF、NT-proBNP、SCr变化,统计30 d死亡率.结果 IABP组术后平均动脉压、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IABP组术后LVER、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NP、SCr低于对照组(P<0.05);IABP组30 d死亡率为21.88%,对照组死亡率为50.00%(P<0.05).结论 通过使用IABP可在短时间内较好的实现对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体征的稳定,同时实现对30 d死亡率的降低.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主动脉球囊反搏效果

    维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思玲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格列汀配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8例T2DM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患者在运动、饮食治疗无效情况后给予药物辅助降糖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二甲双胍)、观察组65例(加用维格列汀),分析患者降糖效果,组间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用时、24 h平均血糖(MBG),并对比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胰升糖素样肽-1(GLP-1)、餐后2 h血糖(2 hPG)]变化,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INS、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用时短且MBG水平低(P<0.05);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M以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降糖效果理想、用药安全性高、胰岛素抵抗降低.

    疗效2型糖尿病维格列汀二甲双胍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关丽萍尉志强关巍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9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与普通肠内营养支持的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危重APACHEⅡ评分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轻危重程度,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炎营养细胞免疫功能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喉罩麻醉下实施肝癌射频消融术

    罗洁汪建辉陈受琳张娟...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当前临床上治疗小肝癌和肝转移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微创手术.本研究探讨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喉罩麻醉下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喉罩组(A组)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和丙泊酚1~2 mg/kg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连接麻醉机的呼吸管路以维持患者自主呼吸,用微量输注泵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和丙泊酚2~6 mg/(kg·h)维持麻醉,每次进射频电极针时都按手术医师的要求用呼吸皮囊做胀肺操作(相当于以往局部麻醉下让清醒的患者屏住呼吸,以免进针受给予麻醉药物后出现的深大呼吸干扰),以便射频电极针顺利准确地进入瘤体.B组单次静注芬太尼1.0μg/kg和丙泊酚1~2 mg/kg麻醉诱导后,微量输住泵输注丙泊酚2~6 mg/(kg·h)维持麻醉.用监护仪监测麻醉诱导前(T0)、进电极针时(T1)、退电极针时(T2)、手术结束苏醒时(T3)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中呼吸抑制和体动的次数,同时术中监测患者体温和记录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A组患者术中可以做胀肺操作,B组患者术中无法做胀肺操作.B组不良反应多于A组,术中体动B组(15例)多于A组(6例),呼吸抑制B组(10例)多于A组(4例).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11.3±2.7)min明显长于A组(6.0±2.8)min(P<0.05).结论 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喉罩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靠,但术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呼吸循环的管理.

    肝癌射频消融术静脉麻醉地佐辛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华素环李筱梅乔小改王冬亮...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孕周为37~42周定期行围产保健的316例单胎初产孕妇,将其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58例和正常妊娠组(即对照组)158例.比较两组孕妇中的白细胞计数(WBC×109)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情况,并对WBC(×109)及NEUT(%)进行预测GDM患病的ROC曲线对比分析,探讨妊娠期WBC(×109)及NEUT(%)变化情况与GDM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对两组孕妇中WBC(×109)及NEUT(%)值进行比较得出,GDM组孕妇WBC(×109)及NEUT(%)值高于对照组,且WBC(×109)及NEUT(%)预测GDM患病的ROC曲线面积为0.677、0.58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与WBC(×109)的相关系数为0.307,呈正相关,GDM与NEUT(%)相关系数为0.153,但因其相关系数<0.3,认为GDM与NEU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WBC(×109)可以作为一项常用检测指标,评估孕妇罹患GDM的风险性,为及早发现围产保健孕妇GDM的发生提供一定参考.

    妊娠期糖尿病(GDM)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