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局麻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研究

    范彬黄芬梅孟雪梅赣红...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局麻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有PICC置管适应证且无置管禁忌证的住院患者300例,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使用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PICC进行无局麻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15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置管成功率、穿刺成功率等置管效果,探究其临床操作可行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舒适度评分、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患者置管舒适度评分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局麻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1次置管成功率高,同时能提升患者置管舒适度评分,且并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引导麻醉塞丁格技术

    细菌性阴道炎检验中采取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意义

    袁征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细菌培养法与PCR检验法在检验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查,观察组采用PCR检验法,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肠球菌检出率、棒状杆菌检出率、加特纳菌检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检出率(91.32%)明显高于对照组(41.94%)(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肠球菌检出率(17.86%)、棒状杆菌检出率(21.43%)均高于对照组(7.69%、15.36%)(P<0.05).结论 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应用于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炎中均获得显著作用,但PCR检验法在阳性检出率方面优势更明显.

    细菌性阴道炎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

    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聂洪鹏丁良福张逖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7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取石后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后残石率、取净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分别为23.70%、1.73%、21.39%,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7%(P<0.05).结论 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纤维胆道镜肝胆管结石残石复发

    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诊治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张琳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宫颈癌前病变应用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三阶梯诊疗程序,对检查结果 进行统计观察.结果50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患者中,ASC、LSIL、HSIL、SCC检出率分别为64.00%、26.00%、8.00%、2.00%;采用阴道镜并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血检查中,29例异常,符合率58.00%;采用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32例异常,符合率64.00%.20例LSIL患者中,18例为CINⅠ,诊断符合率90.00%;8例HSIL患者中,6例为CINⅡ,2例为CINⅢ,诊断符合率为100.00%;1例宫颈癌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炎症17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1例,诊断符合率为66.00%.ASC中,CIN患者17例,诊断符合率53.13%;LSIL中,CIN患者12例,诊断符合率92.31%;HSIL中,CINⅡ患者1例,无CINⅢ患者,诊断符合率为25.00%;SCC患者1例,诊断符合率100.00%.结论 三阶梯诊疗程序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依次采用阴道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对宫颈癌前病变尽早发现,及时干预,降低CIN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的机会.

    宫颈癌前病变三阶梯诊疗程度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

    温度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李冬英陆贤香陆文瑜蒋建华...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度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等速肌肉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温度刺激进行康复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down test,TUG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和徒手肌力评定法(manual muscle test,MMT)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康复治疗,较治疗前,下肢功能相关指标FMA、TUGT和FAC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FMA评分、TUGT时间和FAC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和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腘绳肌、股四头肌、臀大肌、髂腰肌等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MT评分较治疗前有大幅度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度刺激结合等速肌肉训练康复疗法较单纯等速肌肉训练能有效的提升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

    温度刺激脑卒中等速肌肉训练运动功能

    NLCR在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风险中的应用

    李翠翠张胜利王健朱劲松...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count ratio,NLCR)在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死亡风险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CAP患者6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果 分为生存组(n=598)和死亡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筛选与死亡风险相关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CURB-65评分、NLCR对于CAP病死率的预测效能,并与联合预测因子相比较.结果本研究纳入共643例患者,死亡45例,死亡率为6.99%;死亡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CURB-65评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LCR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年龄[Exp(B)=1.05,P=0.05]、糖尿病[Exp(B)=0.21,P=0.01]、CURB-65评分[Exp(B)=6.26,P=0.00]、NLCR[Exp(B)=1.23,P=0.01]、中性粒细胞计数[Exp(B)=1.50,P=0.00]与患者死亡风险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URB-65评分、NLCR、联合预测因子均能预测CAP患者死亡风险,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5%CI 0.76~0.93)、0.93(95%CI 0.89~0.97)、0.95(95%CI 0.92~0.98),其中联合预测因子与CURB-65评分AU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LCR、CURB-65评分能够有效评估CAP患者死亡风险,二者联合能够提高预测能力.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社区获得性肺炎生物标志物CURB-65评分死亡风险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

    陈辉程晓华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BPH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TURP治疗,观察组接受HoL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IPSS、QOL评分较低,Qmax水平较高,并发症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BPH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效果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

    田少林陈波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组(n=39)与B组(n=40).A组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活检,B组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纳米炭活检,比较两组患者活检结果 .结果A组、B组活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对两组活检检出结果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联合亚甲蓝与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具有相近活检结果,且均操作简单方便,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需求以及条件选择合适活检方法.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吲哚菁绿荧光成像亚甲蓝纳米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外界限膜和椭圆体带破坏的关系研究

    麻丽薇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感受器外界膜(ELM)和椭圆体带(EZ)破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眼科实施治疗的患者120例(120只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DM)分为实验组(n=90,90只眼)和对照组(n=30,30只眼).按照眼底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 将实验组90例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NDR)、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组(NPDR)、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每组30例(30只眼).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用光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ELM和EZ的破坏程度,分为0、1、2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视网膜ELM和EZ破坏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各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和PDR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2级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3.01)、(12.03±3.04)、(16.65±5.15)μmol/L,3个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光感受器ELM和EZ的破坏程度有关,视网膜光感受器ELM和EZ的破坏程度增加,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

    同型半胱氨酸2型糖尿病外界膜椭圆体带

    探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刘悦丽龙伟清邱文庆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正常的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的孕周25~40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正常的妊娠期妇女3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红蛋白(Hb)≥110 g/L 239例,Hb<110 g/L 141例.按照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小细胞低色素性组(MCH<27 pg,MCV<82 fl)110例为观察组,其中,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72例,小细胞低色素非贫血组38例;正细胞正色素组(MCH≥27 pg,MCV≥82 fl)270例为对照组,其中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69例、正细胞正色素非贫血组201例.分别对各组妊娠期妇女进行血常规、FBG及HbA1c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期妇女中非贫血组(Hb≥110 g/L)与贫血组(Hb<110 g/L)间FBG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组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的HbA1c明显高于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使妊娠期妇女HbA1c水平升高,不能准确代表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A1c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