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小板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李霄卢文青陈丽萍晏长红...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生化和CRP等参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快速简便诊治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按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选择同期入住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8例为对照组(B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参照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判断是否合并休克将病例A组患儿又分为两个小组:A1组(临床病情较重,合并休克,休克评分>6分)和A2组(临床病情较轻微,未合并休克或合并休克但休克评分≤6分).对其及B组展开血小板和血生化、CRP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新生儿患者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中PLT、Hb、MCV在A组较B组显著降低,而CRP、TBIL、DBIL、BUN在A组较B组显著升高;多参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其中PLT、MCV、CRP、TBIL、BUN进入回归方程,而WBC计数及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均未进入回归方程,PLT、MCV、CRP、TBIL、BUN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密切相关;A1组较A2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TBIL,CRP、BUN、MCV等实验室指标均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其中血小板参数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在临床诊治中应予重视,值得推广使用.

    血小板计数实验室指标新生儿败血症动态监测预后

    某机构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质量的干预效果评价

    封永昌房维高徐朋坤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质量干预效果,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记录的质量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某体检机构于2016年2月~2016年3月针对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管理实施专题培训、通报并解读2015年度体检记录中的问题数据、建立检查科目用语和描述模板/范本、落实考核奖惩措施等多项干预,通过比较2015年度(干预前)和2016年度(干预后)体检记录中问题数据的数量变化,对质量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Poisson分布的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2015年和2016年受检记录分别为9693条和10127条,在处理建议、内外科和皮肤科、心电图、B超等检查项中的描述用语不规范分别有283处和232处,在内科、心电图和B彩超等项目中的内容混入错位分别有112处和18处,血压项中奇异值由12例减至1例,都呈显著减少(u不规范=2.7377,χ2错位=84.730,χ2奇异值=8.965,P均<0.01),身份证号缺失和血常规项奇异值等问题数据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机构实施的质量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的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质量有所提高,但干预措施需要细化深化与强化落实.

    职业健康检查干预数据记录质量评价Poisson分布

    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支宇宫爱民孙壮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非随机将55例确诊为直肠癌患者分成手助腹腔镜组17例(HALS)、传统腹腔镜组18例(LS)及开腹手术组20例(OS)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检测与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8天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3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患者细胞免疫均出现明显下降、CRP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腹腔镜组细胞免疫及CRP和IL-6水平术后早期恢复,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镜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创伤会降低直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手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患者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二者没有明显差别.

    直肠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免疫功能

    使用不同剂量骨水泥的球囊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李秀成岳立群朱国强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使用不同剂量骨水泥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8月~2016年3月本科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90例,其中使用骨水泥≤4.5 ml为A组(30例),使用骨水泥>4.5 ml且≤6 ml为B组(30例),使用骨水泥>6 ml为C组(30例).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术后第2天、术后1个月测量椎体前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3.58±0.64)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50±0.68)分,术后第2天平均为(2.70±0.75)分,术后1个月为(1.93±0.78)分,骨水泥渗漏率13.3%;B组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5.32±0.45)ml,术前的VAS评分平均为(7.53±0.73)分,术后第2天平均为(3.13±0.73)分,术后1个月为(2.37±0.67)分,骨水泥渗漏率30.0%;C组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7.02±0.55)ml,术前的VAS评分平均为(7.57±0.77)分,术后第2天平均为(3.23±0.73)分,术后1个月为(2.63±0.76)分,骨水泥渗漏率46.7%.A组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22.56±1.31)mm,术后为(24.12±0.87)mm,术后1个月为(23.97±0.90)mm;B组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22.13±0.74)mm,术后为(24.56±0.73)mm,术后1个月为(24.13±0.68)mm,C组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22.3±0.70)mm,术后为(24.23±0.72)mm,术后1个月为(23.92±0.79)mm.结论 使用不同剂量骨水泥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段压缩骨折缓解疼痛、维持椎体高度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骨水泥注入增加渗漏率.

    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型术压缩骨折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

    罗魁德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参照组(50例)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精液情况和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较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液质量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比较精液质量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统计与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则显著少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3个月,经随访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精索曲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之开放手术更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精液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

    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精液质量并发症

    复合镇痛模式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王建钧李剑锋李晓冬张爱莲...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60例腰椎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的不同镇痛方式研究其镇痛效果.方法 选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腰椎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方式分为常规镇痛组(组1)、超前镇痛组(组2)和复合镇痛组(组3),统计各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手术史、6个月内镇痛药物应用史及术后麻醉清醒后6 h、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镇痛方式中,传统镇痛组术后的VAS评分最高,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满意度较低;超前镇痛组的VAS评分较传统镇痛组略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基本满意;复合镇痛组的VAS评分最低,患者对术后切口的镇痛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复合镇痛方式治疗腰椎手术切口疼痛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腰椎手术镇痛治疗VAS评分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殷俊杨爱萍倪维杰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梁溪区迎龙桥社区200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1:1配对设计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并对干预组实施强化营养教育、个性化膳食指导等营养干预措施1年.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对营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变化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教育及个性化膳食指导的社区营养干预措施,能切实帮助患者提升对疾病的认知,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高脂血症社区营养干预

    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老年卧床患者家庭康复效果的评价

    陈念琪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卧床患者家庭实施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并对其康复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本院治疗后出院的老年卧床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出院指导及定期电话随访的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则采用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12个月内,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6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其Barthel指数呈下降趋势;而试验组则呈上升趋势.试验组出院后3个月(52.80±11.17)分、6个月(51.62±12.74)分、9个月(52.23±11.90)分、12个月(53.39±11.96)分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47.53±11.99)分、6个月(46.10±11.83)分、9个月(43.44±9.85)分、12个月(41.05±8.71)分的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家庭跟进照料模式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肺炎、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康复效果较优.

    康复效果家庭跟进照料模式老年卧床患者

    维生素A与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相关研究

    戴宇卿丁丽陈越平孙艳...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A与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生患儿100例,将患有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合并败血症的6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将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的3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维生素A浓度.结果 根据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标准,本研究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达95.00%(95/100),新生儿维生素A浓度在肺炎、败血症、肺炎合并败血症以及对照组中分别为(0.32±0.11)μmol/L、(0.38±0.15)μmol/L、(0.26±0.09)μmol/L、(0.52±0.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7、2.124、3.779,P<0.05);未发现不同分娩方式、性别、胎次对维生素A浓度的影响,未发现维生素A的浓度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严重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较高,且新生儿肺炎与败血症与维生素A缺乏具有相关性,新生儿应更加注重改善维生素A.

    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维生素A

    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性指标的影响

    葛洪亮胡建康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指标的影响,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风湿疼痛科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观察组患者服用益赛普+甲氨蝶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性指标的变化,根据患者关节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胸廓扩张度、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S-DAI)、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痛VAS评分以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不良反应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益赛普柳氮磺胺吡啶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活动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