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肠内营养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邓斌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施以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3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围术期均给予ERAS策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68例,肠内营养组术后经空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肠内营养组患者营养状况(ALB,PA)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水平(IgG、IgA)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2例(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例(33.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AS理念下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优于经口进食,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胃癌肠内营养加速康复外科老年效果

    予400IU维生素D的IgE介导过敏儿对25(OH)D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田晓博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IgE介导过敏婴幼儿在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情况下25(OH)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过敏儿童维生素D合理补充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598例每天补充400 IU维生素D的0~24个月IgE介导过敏儿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并选取158例健康婴幼儿做对照,填写自制调查表,采用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补充400 IU维生素D时,IgE介导过敏儿的25(OH)D水平与健康儿童有无差别,并且分析IgE介导过敏儿的25(OH)D水平与性别、年龄、季节、遗传因素以及过敏的不同症状表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补充400 IU维生素D时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与健康儿均在正常范围,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四季中春季低于夏季;男孩低于女孩;婴儿期低于13月龄以上的;多因素线性回归示女孩、年龄增加及存在营养不良者25(OH)D数值增加.结论 每日补充400 IU维生素D可维持IgE介导过敏婴幼儿25(OH)D水平在正常范围,北方地区春季、发育正常、婴儿期的过敏儿在维生素D疾病防治过程中要给予格外关注.

    儿童过敏25(OH)D

    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典型病例1例

    田闪吴军发刘罡陈颖...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并修复颅骨治疗,了解疗效.结果 经过1年的康复治疗,患者动机减少被纠正.结论 坚持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颅内感染致动机减少综合征的患者有效.

    脑外伤动机减少综合征颅骨缺损综合征

    耳内镜下3种耳屏软骨技术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应用

    廖麒王伟强化龙程忠强...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3种耳屏修补材料在鼓膜修补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鼓膜穿孔患者67例(67耳),将67耳随机分为全厚软骨-软骨膜组(20耳)、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24耳)、岛状软骨-双层软鼓膜组(23耳).对术中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及术后8个月时的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鼓室是否有黏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厚软骨-软骨膜组术中铺设过程较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岛状软骨-双层软鼓膜组相对容易.术后岛状软骨-单层软膜组8个月时仅出现1例术后鼓膜穿孔,其余患者术后鼓膜均愈合良好.3组患者的术后听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在听力提高和鼓膜愈合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内镜下3种耳屏软骨技术行鼓膜修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改善,但在术中操作难度上全厚软骨-软骨膜明显较其他两种软骨技术简单.

    鼓膜修补耳屏软骨耳内镜鼓膜穿孔

    乳房外EMPD59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李宝月隋薇金春林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此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9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9例乳房外Paget患者对其诊治资料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并将病理学特征作为重阅内容.结果 59例患者病发部位均为单侧,其病发时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17±4.16)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14±0.3)年.其中自觉瘙痒12例,占比20.3%乳头呈回缩现象10例,占比16.9%;绝经后病发19例,占比32.2%;同侧淋巴结肿大18例,占比30.5%.59例患者的组织及临床特征病理均符合临床对乳房外Paget的诊断标准,且在镜下显示paget细胞呈单个甚至成簇的浸润,以棘层与基底层为主的分布开来.结论 针对乳房外EMPD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以湿疹样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临床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而组织病理则为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病转移较慢,经有效、合理的治疗后预后恢复较好.

    EMPD乳房乳房外免疫组织化学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观察

    付莹任培培刘立章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采取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7)实施常规治疗办法,实验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血压、血脂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药理作用

    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冬梅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9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采用二维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然后对两组患者整体的漏诊、误诊情况及输尿管各个部位的诊断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整体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率,观察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的检出率,观察组数据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收获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使误诊、漏诊的发生率得以明显降低,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可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案.

    输尿管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

    两种术式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

    高劲松高新民文坤树蔡勇平...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脊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研究组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及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较好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两者差异不大,但经皮微创术式手术情况较开放式手术好,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脊椎骨折微创手术开放式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效果对比

    择期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卢志兰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择期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接收的在足月择期剖宫产分娩出生的56例RD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择期剖宫产分娩时机、胎龄、有无窒息、宫内感染等临床特点.结果 胎龄37~39周(包括37周)与胎龄39~42周(包括39周)择期剖宫足月RDS患儿在窒息率、机械通气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以及治愈率等方面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窒息患儿在胎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窒息者起病时间短于无窒息者,治疗后OI低于无窒息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无窒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有无窒息患儿的最终治愈率发现,无窒息者治愈率高达97.56%(40/41),有窒息者治愈率为66.67%(10/1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窒息是影响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剖宫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常出生时发生窒息,出生即起病.

    择期剖宫产分娩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microRNA-144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

    焦昕刘宁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croRNA-144在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探索microRNA-144在预测结核性胸膜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Trizol试剂提取胸水、血中的RNA,利用RT-PCR技术检测microRNA-144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的差异,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及标准化疗方案抗结核治疗,动态检测microRNA-144在血中表达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microRNA-144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与穿刺抽液及抗结核治疗后,外周血中microRNA-144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血及胸水中microRNA-144的表达量有助于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血中microRNA-144的表达变化有助于预测结核性胸膜炎疗效.

    MicroRNA-144结核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疗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