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手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

    王萌萌张忠义王蒙马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行IVF-ET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65例,以治疗方式不同将36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患者作为穿刺组,29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结局.结果 穿刺组术后AFC、血清AMH水平高于腔镜组,血清FSH、LH、E2水平均低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获卵数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的影响更大,但两种治疗方法对IVF-ET结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穿刺

    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

    韩安功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门诊及住院予行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分别对上述患者实施常规生化检验及肝素钠抗凝血浆生化检验,对比生化检验相关指标数据.结果 两组检验样本在血糖、C反应蛋白、血肌酐、胆碱酯酶、尿素、尿酸、脂肪酶、淀粉酶等检验项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素钠抗凝血浆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蛋白、钠离子等生化检验指标均高于血清,与血清相比,肝素钠抗凝血浆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钾离子检验结果更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常用指标及常规项目之中,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急诊中予以生化检验时,可有针对性的选择肝素钠抗凝血浆生化检验,能够节省大量的检验时间,为临床抢救和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应予以临床推广.

    肝素钠抗凝血浆生化检验急诊血清生化指标

    妇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

    张亭亭姚明龙张云英刘诗璇...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麻醉中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10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等比重的罗哌卡因麻醉,可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率,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妇产科罗哌卡因麻醉应用效果

    膝关节骨创伤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分析

    滕海孙阳陈拥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膝关节骨创伤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研究病例筛选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组实施关节镜微创复位内固定,两组治疗效果,临床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互比.结果 临床围术期各项指标统计微创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评分愈合时间)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统计结果微创组效果(95.35%),与参照组(81.4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3,P<0.05).跟踪随访,治疗后两组膝关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微创组(79.18±2.37)分与参照组(64.19±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5,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统计(4.65%)与参照组(20.93%)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骨创伤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疼痛程度降低,缩短住院时间;但是目前由于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针对基层医院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膝关节骨创伤关节镜微创复位内固定效果

    3H护理模式用于胃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束君艳熊艳群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3H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执行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H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状态及生活质量(FACT-G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癌因性疲乏得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FACT-G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3H护理模式用于胃癌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胃癌3H护理模式癌因疲乏性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

    活性氧在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闫常帅张杰罗光泽肖明...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模型,并探讨活性氧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3组.试验组根据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采用臀肌下埋植铁片,外置磁铁循环压迫法,建立3期压力性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埋植铁片,不做压迫;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成模后HE染色对比3组病理表现、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 试验组血清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MDA含量和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上述两组(P<0.01).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活性氧,是大鼠3期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活性氧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86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例分析

    张静刘婷婷李平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的病种分布特征及不同病种的抗体和补体类型,并探讨DAT阳性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典试管法对608例患者标本进行DAT初步筛查,DAT阳性标本做进一步抗体和补体分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8例患者标本主要来自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产科及其他内科.其中检出DAT阳性86例,阳性率为14.14%.86例DAT阳性患者的疾病类型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26.7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占18.60%,其他血液病占15.11%,干燥综合征占13.95%,新生儿溶血病占5.81%.DAT阳性患者标本分型结果显示,IgG+C3d类型阳性率最高,占61.73%,其次为单独IgG型和单独C3d型,阳性率分别为19.75% 和18.52%.结论 对DAT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背景进行分析,并进行抗体类型的检定,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完全抗体自身免疫

    配方奶喂养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

    龙吟芸姚宏智刘晖刘静...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配方奶喂养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儿保门诊随访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14例资料,按照出院后喂养1 d奶量占总奶量的比重(>75%)分为母乳组(64例)、普通配方奶组(38例)及早产儿奶组(12例),对3组校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进行监测和对比.结果 早产儿奶组的身高、体质量、头围和Gesell的五项指标随着校正月龄的增加逐渐追赶上母乳组及普通配方奶组,在校正月龄12个月时,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乳组及普通配方奶组校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院后给予适宜配方奶喂养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建议体质量特低的或者追赶生长慢的早产儿选择早产儿奶喂养或早产儿奶+母乳喂养,其余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首先还是要选择以母乳喂养为主.

    配方奶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

    150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及脐带病理分析

    姜丹于水刘远远邹娜...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50例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胎盘及脐带的病理改变,为临床预防治疗FGR提供借鉴.方法 对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近5年150例无妊娠合并症,胎儿剖宫产,无异常,晚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FGR胎盘及脐带进行病理学大体及显微镜下分析.结果 150例FGR,胎盘病变为主有33例(22%),主要包括胎盘形状异常,大面积梗死等,其中17例合并有脐带病变.脐带病变为主有67例(44.67%),主要包括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真结、脐血管瘤等.肉眼及显微镜下检查均无明显病因的有50例(33.33%).结论 FGR患者胎盘病理检查约66.67%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胎盘及脐带的发育,结构异常,导致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这些病变可以引起胎儿营养供给不足导致FGR形成.在FGR的发生中脐带的病理改变较胎盘更常见,脐带的异常在FGR发生中占44.67%.50例(33.33%)的FGR病因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胎儿生长受限胎盘脐带病理

    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徐玉秀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经本院儿科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患儿128例作为实验组,在同期住院患者中选取130例非细菌性肺炎的患儿作为对照组1,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2,分别于入院后24 h内检测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结果分别为(6.75±2.87)mg/L、(125.79±15.14)mg/L、(18.38±6.24)×109/L,非细菌性肺炎对照组1,3项指标检测结果为(3.21±2.02)mg/L、(35.79±6.28)mg/L、(15.93±5.69)×109/L,正常儿童对照组2,3项指标检测结果为(2.69±1.54)mg/L、(5.36±2.14)mg/L、(6.46±2.38)×109/L.结论 细菌性肺炎患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但是非细菌性肺炎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也增高,传统的血常规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性,以便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细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