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低剂量CT肺癌筛查效果及肺癌相关危险因素

    何红红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剂量CT肺癌筛查效果及肺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进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500例无症状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00例受检者的筛查结果,并依据筛查结果分为阳性组(低剂量CT阳性,n=50)和阴性组(低剂量CT阴性,n=45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无症状受检者中低剂量CT筛查结果阳性者50例,阳性率为10。00%;阴性者450例,阴性率为90。00%;50例阳性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45例为肺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受教育程度低和有吸烟史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剂量CT能有效筛查肺癌,而年龄≥50岁、受教育程度低和有吸烟史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此类人群作为肺癌的高危人群,以更好地指导低剂量CT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

    低剂量CT肺癌筛查危险因素高危人群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妍赵红丽周杨于淼...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对心室重塑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联合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浆BNP值,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4、8、12天,实验组BNP值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LVEF、LESV、L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LVEF高于参考组,LESV、LEDV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BNP水平,完善患者心室重塑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脉介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不同年龄段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分析

    金玉书陈智颖夏欢欢刘文新...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及酸反流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96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每组32例。比较3组食管动力学指标[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LES静息压力、LES残余压力、LES松弛率、无效食管运动(IEM)、远端收缩积分(DCI)、蠕动性收缩比]及食管酸反流指标[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AET)、Demeester积分]。结果 老年组LES长度、LES静息压力、LES残余压力指标均低于青年组、中年组(P<0。05),LES松弛率、IEM、DCI、蠕动性收缩比均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5);青年组LES长度、LES静息压力、LES残余压力指标低于中年组(P<0。05),LES松弛率、IEM、DCI、蠕动性收缩比高于中年组(P<0。05)。3组患者酸反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AET、Demeester积分高于中年组、青年组(P<0。05),青年组AET、Demeester积分均高于中年组(P<0。05)。结论 GERD不同年龄段患者食管动力学特点和酸反流情况具有差异,老年食管动力弱于青、中年患者,酸反流程度高于青、中年患者,青年食管动力弱于中年患者,酸反流程度高于中年患者。

    不同年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动力学酸反流临床症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林琦郭琼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心功能

    三维及二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徐丹蔡爱露李亮陈若...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及二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产后发生胎儿唇腭裂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行三维及二维超声产前筛查唇腭裂,以产后胎儿颜面部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技术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唇腭裂50例中,单纯唇裂41例,唇腭裂并存9例。二维超声产前检出单纯唇裂34例,唇腭裂6例,准确率为80。00%;三维超声产前检出单纯唇裂39例,唇腭裂8例,准确率94。00%;三维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二维超声检查对于产前诊断唇腭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超声获得空间信息多与二维超声,建议两者联合应用,以提高产前唇腭裂诊断准确度。

    三维超声二维超声产前诊断唇腭裂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王成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病变检查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阴道镜活检或手术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巴氏涂片法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阴道镜下活检,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巴氏涂片法检查结果。结果 TCT检查法标本满意率为98。50%,高于巴氏涂片法的8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7,P=0。000);TCT检查阳性率为3。90%,巴氏涂片法检查的阳性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43);TCT显示阳性者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显示,阳性者61例,TCT阳性符合率为64。89%,巴氏涂片法显示阳性者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显示,阳性者27例,巴氏涂片法阳性符合率为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5,P=0。000)。结论 TCT法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升涂片质量,提高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和阳性符合率,在宫颈病变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与治疗。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病理诊断

    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麻醉效果

    王旭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单一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麻醉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观察组使用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后行LC。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气腹状态下,观察组股静脉平均流速及股静脉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恢复5 min,观察组股静脉平均流速及股静脉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对行LC的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良好,且麻醉后不会对患者的股静脉血液流通造成严重影响,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利多卡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包皮环切与包皮内板加外板剔除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效果比较

    梁双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包皮内板加外板剔除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本院男科收治且被确诊为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红蓝数字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包皮内板加外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伤口形态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综合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伤口形态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0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治疗后,两组综合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采用包皮内板加外板剔除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伤口形态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综合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内板加外板剔除术包茎及包皮过长

    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田振兴张蕊董斌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90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各时间段的疼痛(VAS)评分、美国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和8周,研究组VAS评分、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能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长。

    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楔形截骨术疼痛评分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并发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朱晶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实施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90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微创组行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常规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血尿淀粉酶(UAMY)、血清淀粉酶(AM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AMS、UAMY、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微创组AMS、UAMY、TNF-α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创口感染、假性囊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SAP患者行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AMS、UAMY、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重症胰腺炎微创手术生化指标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