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癫痫持续状态急诊药物治疗的研究

    迟娜娜荆华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癫痫持续状态属于危急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如何有效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但在治疗疾病前,首先要明确癫痫持续状态是什么、为什么发生、哪类人高发等基础信息,然后针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特殊性,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治疗.文章在概述癫痫持续状态的基础上,分析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一线治疗药物、急诊二线治疗药物.不同药物具有不同治疗效果,故临床可基于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药物,最大程度上提高用药的效果,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癫痫持续状态一线治疗药物二线治疗药物

    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张秀丽魏红霞李海鹰蔺庆彬...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肥胖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GDM)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系统性总结GDM的不良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GDM的不良影响因素包括增加孕妇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严重威胁胎儿的健康、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低血糖等.对GDM患者进行护理的措施包括早期筛查和诊断、营养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和管理等.本文展望分析了GDM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GDM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个性化护理措施等.通过本文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可为改善GDM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最大程度降低其对母婴健康的不利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

    黄爱儿张辉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是在超声引导下实时显影,在可视条件下穿刺,实现精准麻醉,能有效保证麻醉药物准确进入到髂筋膜间隙,对主要神经进行麻醉.此种麻醉镇静阻滞方式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进术后康复的保障.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能为下肢手术奠定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基础,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目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操作方法、局部麻醉药物的剂量等成为研究热点,临床仍需深入研究,加深认识.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麻醉药物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比较

    郭辛翔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对早期胃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72-4(CA72-4)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进食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使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加快其术后恢复,提升其生存质量,可作为早期胃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早期胃癌

    不同剂量配比的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价值

    李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配比的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3年7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合计80例,使用单双号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即观察组(40例,1.5 mg/kg的丙泊酚+0.075 mg/kg的依托咪酯)和对照组(40例,0.5 mg/kg的丙泊酚+0.225 mg/kg的依托咪酯).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各项麻醉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5 min,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AP相比(P>0.05);插管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MAP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诱导前、插管后3 min及插管后5 min,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R相比(P>0.05);插管前、插管后1 min,观察组患者的H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插管后5 min,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BIS(P>0.05);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 min及插管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BI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毕至苏醒时间及术毕至离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肌阵挛、低BIS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1.5 mg/kg丙泊酚+0.075 mg/kg依托咪酯进行全麻诱导的麻醉效果更显著,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且对BIS的影响更小.

    腹腔镜手术全麻丙泊酚依托咪酯不同剂量配比

    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杨方元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NL)中采用腰方肌阻滞(QLB)+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在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PNL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比组术中行全身麻醉,联合组行QLB+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麻醉指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麻醉前(T0),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诱导后10 min(T1)、麻醉诱导后20 min且已建立PNL操作通道时(T2)及手术30 min时(T3),均为联合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HR和MAP均较对比组高(P<0.05).两组术中不同时点SpO2 均相对平稳,仅T2 联合组SpO2 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比组的20.00%(P<0.05).联合组丙泊酚用量、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比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0.05).术后2 h、6 h、12 h及24 h,联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PNL中应用QLB联合全身麻醉安全有效,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麻醉质量优异.

    腰方肌阻滞全身麻醉经皮肾镜取石术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

    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对比

    吴云龙鲁霖霖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微创旋切术、开放手术、穿刺抽液术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即微创组(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和穿刺组(采用穿刺抽液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5);穿刺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微创组和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术后24 h,微创组和穿刺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开放组(P<0.05);穿刺组、微创组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开放组和穿刺组(P<0.05);开放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穿刺组(P<0.05).微创组术后1年内病情复发率低于开放组、穿刺组(P<0.05);开放组术后1年内病情复发率低于穿刺组(P<0.05).结论:在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微创旋切术、开放手术、穿刺抽液术优势各异,有不同适应证,其中微创旋切术具有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可作为优选方案.

    微创旋切术开放手术穿刺抽液术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

    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刘圆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使用氯化钠复合丙泊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的用药量、麻醉效果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的用药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呼之睁眼及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插管后5 min、术毕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 h、6 h、12 h及24 h,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可减少其丙泊酚的用量,保持其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提高其疼痛阈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

    梁姝恒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细丝轻力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诊断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并采用传动直丝弓技术非拔牙矫治的患者15例,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软硬组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例患者平均矫治疗程为(17.72±1.54)个月,矫治后上下前牙内收明显,尖牙和磨牙关系达到中性,软组织侧貌改善.15例患者治疗后SNA角、ANB角、U1-SN角、U1-NA距、U6-RL距均减小,U1-L1角、L6-RL距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非拔牙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轻力细丝可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充分利用口内支抗,且无牙根吸收等正畸并发症的发生.

    传动直丝弓技术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磨牙远移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李文广骆彬王传洲李国...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72例骨关节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保守疗法)与观察组(TK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44%)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KA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除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增加其活动度外,还能够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使其程度减轻,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值得采纳、推广.

    骨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