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中的临床应用

    任会杰张丽翠刘益黄典...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者的麻醉诱导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了三组:E组、P组、E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方案如下:E组患者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0。3 mL/kg;P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0。2~0。3 mL/kg;EP组患者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液0。2~0。3 mL/kg。然后各组患者都应用舒芬太尼和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比三组入室安静后(T0)、麻醉诱导完成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值,插管完成后15 min(T6)的血糖值,比较三组麻醉药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EP组心率无明显波动,E组T1、T6 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T2~T5 心率高于T0(P<0。05),E组、EP组T1、T6 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E组T2~T5 的心率均高于P组、EP组(P<0。05),P组、EP组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EP组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波动,E组T1、T6 差异不显著(P>0。05),T2~T5 高于T0(P<0。05)。P组T1、T6 动脉压低于T0(P<0。05),E组、EP组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E组T2~T5 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P组、EP组(P<0。05),P组、EP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糖值水平上EP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E组、P组T1、T2、T3、T4 血糖值均高于T0,且P组高于E组,E组高于EP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T0、T5、T6 时血糖值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药剂量上,EP组少于E组,E组少于P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组注射痛的比例高于E组与EP组(P<0。05),E组与EP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E组肌颤的比例高于P组、EP组,EP组高于P组(P<0。05),三组躁动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进行麻醉诱导,可以减轻术中生命体征及血糖值的波动,减少麻醉药剂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依托咪酯丙泊酚妇科腹腔镜手术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VEGF、PYY的影响

    王宁辛菲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酪酪肽(PYY)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UB患者70例,根据生长抑素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35)采用3 mg生长抑素持续泵注治疗,高剂量组(n=35)采用6 mg生长抑素持续泵注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清VEGF、PYY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常规组的71。43%(P<0。05)。治疗7 d后,高剂量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其FI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7d后,高剂量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其血清PYY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小剂量生长抑素治疗PUB,应用大剂量生长抑素治疗PUB的疗效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调节血清VEGF、PYY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消化性溃疡出血生长抑素凝血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酪肽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王晓斐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临沭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观察组(60例)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比较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血气指标、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血气指标、血清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53±0。39)L、用力肺活量(FVC)(2。49±0。58)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5。28±11。87)%、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346。57±19。87)m、动脉血氧分压(PaO2)(79。25±4。89)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1。26±0。29)L、(1。97±0。49)L、(58。27±11。56)%、(302。56±16。95)m、(71。56±5。36)mmHg,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2。89±3。74)mmHg、降钙素原(PCT)(0。26±0。15)μg/L、C反应蛋白(CRP)(33。49±8。37)mg/L、淀粉样蛋白(SAA)(17。28±6。51)mg/L,均低于对照组(51。28±4。36)mmHg、(0。63±0。12)μg/L、(39。78±7。89)mg/L、(29。48±6。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AECOPD患者中采取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运动耐力,且用药安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肺功能血气指标

    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或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分析

    魏静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达格列净或格列美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的80例二甲双胍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用药方法分别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两组患者用药12周观察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以及体质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质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有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更佳。

    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格列美脲

    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

    舒静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 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研究组(8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呼气峰流速(3。91±1。06)L/s、用力肺活量(3。96±0。35)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62±0。46)L及一秒率(104。01±10。51)%高于对照组患者呼气峰流速(3。21±1。00)L/s、用力肺活量(3。23±0。2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31±0。42)L及一秒率(91。42±9。50)%(P<0。05)。研究组患者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44。46±4。01)mL/L、脑氧代谢率(21。50±1。89)%低于对照组患者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47。10±4。56)mL/L、脑氧代谢率(24。03±2。31)%(P<0。05)。研究组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79。51±7。21)%高于对照组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74。23±6。7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3。95%)(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应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其脑氧代谢,提高其治疗有效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糖皮质激素氨茶碱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三联疗法的疗效分析

    李健肖浩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7位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和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炎症指标、呼吸困难症状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IL-8、CRP和TNF-α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mMRC评分、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COPD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噻托溴铵不良反应肺功能呼吸困难

    采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分析

    宋海峰郑世永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观察组34例使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采用不用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及完全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松效应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 h、12 h以及24 h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选择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术的不良反应少,对术后身体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老年患者麻醉阿曲库铵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疗效不良反应肌松效应

    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李士伟徐鹏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介入血管再通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通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比较两组出院时血管再生能力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外周血Hcy水平和Vaspin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出院时患侧上肢臂丛神经传导速度和Fuel-Mey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ET-1(32。1±10。7)ng/L低于对照组的(69。1±15。6)ng/L(P<0。05),NO水平(33。8±8。8)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5。4±6。5)μmol/L(P<0。05),VEGF水平(84。7±23。2)ng/L高于对照组的(55。4±18。0)ng/L(P<0。05)。出院时观察组Hcy水平(13。4±5。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2。9±8。5)μmol/L(P<0。05),Vaspin水平(2。1±0。8)μg/L低于对照组的(0。9±0。3)μg/L(P<0。05)。出院时观察组臂丛神经运动及感觉分支传导速度分别为(75。3±16。8)m/s和(51。2±10。4)m/s,快于对照组的(56。5±10。7)m/s和(39。8±8。6)m/s(P<0。05),Fuel-Meye评分(59。8±12。2)分高于对照组的(43。4±8。1)分(P<0。05)。结论:针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使用丁苯酞能有效提高介入血管再通治疗后血管再生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丁苯酞介入血管再通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

    酒石酸美托洛尔结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指标的影响

    吴永雪姜义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结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HBP)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就诊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前50例就诊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硝苯地平治疗,将后50例就诊患者设为观察组,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调控效果、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滑指数(SI)]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调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BP SI、DBP SI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LDL-C、TG及T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结合硝苯地平对HBP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加强其血压调控效果,降低其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其血压稳定性。

    原发性高血压酒石酸美托洛尔硝苯地平血压血脂水平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石钧元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平南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联合组,各40例。三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三大基石治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治疗),丁苯酞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尤瑞克林组予以尤瑞克林治疗,联合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评估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低于丁苯酞组、尤瑞克林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能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丁苯酞软胶囊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