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用量的研究

    陈国兰王雅林延艳何炎青...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与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在胰岛素用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0年住院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2DM合并NAFLD组和T2DM不合并NAFLD组,计算并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每千克体重胰岛素的用量.结果:两组总胰岛素用量、餐前胰岛素用量、基础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均较小(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每千克体重胰岛素用量与体重、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甘油三酯(TG)存在显著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HbA1c及体重是影响胰岛素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T2DM合并与不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用量差异不显著,但与TG、HbA1c及体重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用量

    针刺背俞穴配合耳穴贴压法在产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田恬谢薇雷敏苏钰洁...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产后抑郁治疗中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法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应用舍曲林进行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应用舍曲林治疗的同时使用针刺背俞穴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P<0.05).结论:采用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法相结合的方式治疗产后抑郁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显著缓解和改善作用.

    针刺背俞穴耳穴贴压法产后抑郁

    不同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分析

    赵建康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存质量、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及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钢水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三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同步推量IMRT.采用40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三组患者脑部进行放疗.采用46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A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采用52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B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采用58 Gy/20 f的分割剂量对C组患者瘤区进行放疗.对比三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平均/最大剂量、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C组、B组与A组患者危及器官的平均/最大剂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与A组患者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A组、B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分割剂量相比,采用高分割剂量的同步推量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其急性放疗不良反应、晚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其生存质量无负面影响,可作为同步推量IMRT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选择.

    肺癌脑转移瘤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分割剂量

    叶天士眩晕病证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研究

    隋姝婷杨经文申广彬朱静波...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天士是我国著名的温病大家,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颇有造诣.笔者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医学全书》等著作,整理叶天士在"眩晕"篇章中提及的眩晕及相关临床医案.根据这些医案,对叶天士治疗眩晕的经验进行总结,涉及此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辨证思路及用药习惯等方面.叶天士治疗眩晕时注重调和营卫、滋养肝肾、清热化痰等,善于运用寒热平调、开阖相济的药物配伍,以达平肝熄风、调和气血的目的.这些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可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叶天士眩晕病证滋养肝肾清热化痰

    中药炮制的进展

    孙继华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中,中药炮制属于重要的药学加工技术,是我国独有的,经过上千年发展形成的中药加工手段.进行中药炮制,可使中药成分发生改变,使其药性得到有效发挥.但要想保证炮制后的中药发挥更好的效果,需找到合适的中药炮制手段.若采取的中药炮制方式不合理,无法提高其药性,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基于目前有关中药炮制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阐述目前较重要的中药炮制观点,针对中药炮制方向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中药炮制炮制方向炮制机制

    N-HSCT与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王剑楠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非造血干细胞移植(N-HSCT)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诊断为ALL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同的初始化疗方案,然后根据是否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两组(N-HSCT组和HSCT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SCT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N-HSCT组(x2=3.968,P=0.046).N-HSCT组和HSCT组在感染、贫血、出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T组生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N-HSCT组(P<0.05).两组社会功能、学校功能、情感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T在降低儿童ALL复发率和提高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出优势,未增加患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HSCT

    乙肝疫苗接种对婴幼儿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控效果评估

    孙谦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婴幼儿乙肝病毒感染防控的效果,特别是对疫苗长期保护能力的评估.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当地社区医疗保健中心2020年1月至12月出生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婴幼儿(男103例,女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际标准为其接种三剂乙肝疫苗,随后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并收集其乙肝疫苗接种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抗体滴度和相关指标阳性率评估接种效果.结果:这些婴幼儿在疫苗接种后第一、第二、第三年的平均抗体滴度分别、(76.85±2.16)mU/mL、(43.61±1.10)mU/mL,抗体滴度逐渐降低(P<0.05).在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单项阳性检测中,这些婴幼儿在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一、第二、第三年的检出率分别为98.0%、96.5%、95.0%.在Anti-HBs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两项阳性检测中,这些婴幼儿在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一、第二、第三年的检出率分别为1.0%、2.0%、2.5%.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单项阳性检测中,这些婴幼儿在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三年的检出率为0.5%.在HbsAg和Anti-HBc两项阳性检测中,这些婴幼儿在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年的检出率为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对婴幼儿乙肝病毒感染防控具有显著效果,并且能够在接种后产生较为持久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婴幼儿乙型肝炎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老年肺结核的效果分析

    赖思敏周永恒伍红谢永平...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老年肺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结核FDC治疗,每月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痰菌转阴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痰菌转阴率、治疗成功率、临床症状改善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抗结核FDC治疗后,老年肺结核和非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症状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无显著差异,表明FDC适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老年肺结核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

    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李毅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湄潭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参考分娩方式的不同,将阴道分娩失败后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纳入对照组(n=30),将接受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产妇纳入试验组(n=30).比较两组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住院时间及产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试验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中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可以提高其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

    低位产钳助产术剖宫产分娩并发症

    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

    王明雷王爽潘云霄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1日至2023年9月16日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其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过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和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的比值(E/A)及左房内径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高血压-阵发性房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除了存在高血压本身可能导致的心脏形态结构变化外,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变化及左心房扩大.

    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超声形态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