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血脂、血尿酸指标检测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董卫宾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脂、血尿酸指标检验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门诊部进行体检的4600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检出高血压患者729例,设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者3871例,设为非高血压组.比较两组血脂和血尿酸指标检查结果.结果:与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TC、TG、LDL-C异常率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共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HDL-C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职工人群血脂指标和血UA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共存增加职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血脂指标血尿酸体检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活检的价值

    余盛展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延安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R-HPV)、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活检.将术中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HR-HPV、TCT、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活检诊断的准确率.结果:HR-HPV诊断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检出例数为84例,准确率为90.11%(82/91).TCT诊断宫颈癌、CIN的检出例数为86例,准确率为91.21%(83/91).阴道镜联合宫颈活检宫颈癌、CIN的检出例数为89例,准确率为96.70%(88/91).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活检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准确率较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可靠的依据.

    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

    血清CysC、β2-MG、RBP及U-mALB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观察

    潘善东
    111-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并将同期于曹县人民医院行体检的68例健康人纳入健康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体检时)的静脉血与晨尿,检测对比CysC、β2-MG、RBP、U-mALB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ysC、β2-MG、RBP、U-mALB单独与联合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效果.结果:观察组CysC、β2-MG、RBP、U-mALB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ysC、β2-MG、RBP、U-mALB四者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四者单独诊断.结论:CysC、β2-MG、RBP、U-mALB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机体内的表达处于较高水平,四者联合检测能够及时诊断出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多平面CT三维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袁沛雯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胃癌诊断中应用CT增强扫描(CTE)结合多平面CT三维重建(CT-MPR)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CTE结合CT-MPR.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观察CTE结合CT-MPR诊断胃癌不同分期的符合率及动脉解剖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前使用CTE结合CT-MPR诊断T分期的结果显示,有1期患者4例、2期患者7例、3期患者15例、4期患者4例,诊断符合率90.00%(27/30);诊断N分期的结果显示,有0期患者14例、1期患者10例、2期患者6例,诊断符合率93.33%(28/30);诊断M分期的结果显示,有0期患者20例、1期患者10例,诊断符合率93.33%(28/30).30例患者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显示率均为100.00%.起源部位为胃右动脉的患者有15例(包括肝固有动脉患者11例、肝总动脉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患者3例),为胃左动脉腹主动脉的患者有1例,为脾动脉的患者有1例,为三支型腹腔动脉的患者有28例.结论:在胃癌诊断中使用CTE结合CT-MPR的效果显著,术前可比较准确地判断TNM分期,有效分析动脉解剖情况,有利于指导手术及后续治疗,可广泛借鉴和积极推广.

    胃癌CT增强扫描多平面CT三维重建诊断效果

    SE-iFISH检测不同体积外周血中CTC及CTEC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张子腾刘颖宁鲁马爱玲...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 3 mL和 6 mL两种体积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CTEC)检出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差相富集-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SE-iFISH)方法检测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的 29 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及CTEC,分析两者CTC、CTEC检出的相关性.结果:6 mL组CTC及CTE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100.0%和 96.8%,CTC平均值为(25.1±22.0)个/mL,中位数为 18 个/mL,CTEC平均值为(19.2±20.0)个/mL,中位数为 13 个/mL;3 mL组CTC及CTE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100.0%和 93.5%,CTC平均值为(13.9±15.0)个/mL,中位数为 9 个/mL,CTEC平均值为(9.4±9.8 个)/mL,中位数为 8 个/mL.肿瘤最大直径 0~2 cm的患者,6 mL外周血检测到 2~89 个CTC和 0~35 个CTEC,3 mL外周血检测到 2~36 个CTC和 2~14 个CTEC;肿瘤最大直径 3~4 cm的患者,6 mL外周血检测到12~93 个CTC和 5~94 个CTEC,3 mL外周血检测到 1~40 个CTC和 1~47 个CTEC.结论:3 mL血量的CTC及CTEC检出率与 6 mL基本一致,CTC及异倍体肿瘤细胞CAC(CTC+CTEC)检出数目略高于 6 mL血量的一半,同时 3 mL与 6 mL血液中分别检出的CTC及CTEC数量与肿瘤大小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SE-iFISH3mL血量6mL血量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胃肠道间质瘤采取CT诊断的临床价值

    丁向明王嘉瑞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采取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汉中市城固县医院收治的6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均接受CT诊断,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检出良性肿瘤26例,检出率38.24%,恶性肿瘤42例,检出率61.76%;CT诊断结果中良性肿瘤28例,检出率41.18%,恶性肿瘤40例,检出率58.8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部位小肠处最多(23例,检出率33.82%),直肠部最少(7例,检出率10.29%).CT表现:肿块直径>5 cm者有21例,检出率30.88%,CT值>40 Hu、肿瘤边缘有分叶各检出7例,检出率均为10.29%.结论:CT作为一种常见且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评估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通过CT的应用,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了解其大小和形态特征,并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而为患者提供更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

    穴位电磁疗法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缪花刘雯雯贺明明王春莹...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电磁疗法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110例BRG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案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电磁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焦虑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状况、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情复发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HAMA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RG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电磁疗法辅助治疗BRG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和病情复发率.

    穴位电磁疗法胆汁反流性胃炎炎症因子复发率

    岳美中、岳沛芬对头痛的认知与辨证论治的经验

    王颖董菲岳沛芬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疾病合并出现,由于病程迁延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文章阐述了全国名老中医岳美中及岳沛芬对头痛的认知及辨证论治经验.

    岳美中岳沛芬头痛认知辨证论治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时蒙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例冠心病UAP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模组30例、研讨组30例,前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研讨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模组(P<0.05).治疗后,研讨组心绞痛(AP)发作次数较常模组少,AP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常模组短(P<0.05).治疗后,研讨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常模组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常模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提高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AP,改善心功能,且未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府逐瘀胶囊硝酸异山梨酯不良反应

    基于HPLC对小儿苓龙早熟颗粒特征图谱及2个成分含量的测定

    班辰婧王晓丹杨馨玥刘军...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苓龙早熟颗粒(YKR024)的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为YKR024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YKR024的特征图谱,并对YKR024中的芒果苷、龙胆苦苷含量进行测定.使用Welch AQ-C18色谱柱,分别将乙腈与0.1%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A、B,对检测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258 nm紫外线下进行检测,把液相色谱柱温度设置成30℃、单次进样量设置成10 μL.结果:建立YKR024特征图谱,并标明其中9个特征峰,共归属到6味药材中.芒果苷和龙胆苦苷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龙胆苦苷加样回收率为92%~105%,芒果苷加样回收率为90%~102%,RSD均小于3.0%.结论:本研究所确定的特征图谱与2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可为YKR024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小儿苓龙早熟颗粒特征图谱含量测定质量控制